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3月8日下午,内江市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动员大会。大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除了设置主会场、市分会场外,各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分会场还吸纳了各乡镇、涉农街道班子成员以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参会人员规模达历年之最,确保会议精神直达基层、直达一线。
2022年,内江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成效,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新增7.52万亩,达476.9万亩,刷新十余年来最高纪录。
锚定“加快建设丘区农业强市”的目标,会议明确了今年“三农”工作的具体工作指标:粮食播种面积要达到472.2万亩以上、总产量要达到174.3万吨以上,生猪出栏要达到265万头以上、能繁母猪存栏要达到14.2万头以上,突出打造百亿内江黑猪、百亿资中血橙、百亿特色水产,确保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进入全省前五。
为深入贯彻落实内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总体要求,今年,内江全面启动了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按照“集中连片、整体安排,统一规划、分别实施,试点示范、渐次推进,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从2023年开始,每年确定15个左右镇(涉农街道),按5年5个批次推进全市70个镇和7个涉农街道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2027年全面完成。2023年第一批是16个镇加2个涉农街道。
农村面貌改善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会议用一段通俗的话进行了阐释:“通过农村面貌改善行动,达到村民走路不糊脚、(义务教育)上学不掏钱、小病不出村、办事不着难、勤俭不偷懒、发展不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