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小双是湖北宜昌人,2005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动物医学专业。现为岑巩县妇女联合会委员、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会员。
“如果时光倒流到10年前,我还是会选择跟随丈夫返乡创业。一路走来,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亲人朋友的理解帮助,不然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说到这里,滕小双热泪盈眶。
毕业初创业 猪瘟重打击
2005年,滕小双和丈夫郑培坤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2006年,她放弃到云南农业大学读研深造的宝贵机会,陪着丈夫到湖北大冶的深山里与大学同学合伙养猪。
滕小双从小在一个工薪家庭长大,生活条件还算不错,因为手臂比男生瘦小,对猪的伤害比较低,猪难产时她必须将手伸进猪的子宫帮助产仔,消化不良不能正常排便时用手将粪便掏出。起初一向爱干净的她并不适应,常常吃不下饭,她想着既然选择了养猪就要坚持下去,于是一步步克服恐惧心理。慢慢地,她也能轻车熟路地处理这些突发事故。
在大家的辛勤努力下,2008年赚到了第一桶金。
积累了几年的养猪经验,加上对养殖业的热爱,2011年滕小双和丈夫决定自己养猪,于是租了一个小养殖场开干。在夫妻二人的精心喂养下,猪仔一天天长大。一天,滕小双跟丈夫喂猪时发现几头猪不进食,并结合症状弄了一些药,但是效果不大。她和丈夫开始慌了,打针吃药都不见效,病倒的猪反而越来越多,每天都要处理掉一二十头猪,几天下来整个猪场无一幸免。滕小双和丈夫几乎接近崩溃,将猪场清理妥当的那个晚上,两个人抱在一起痛哭,几年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因为热爱养殖、不甘失败,加上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漂泊在外不是长久之计,跟丈夫商量后,决定返回贵州岑巩继续养猪。
逆行返家乡 从零再创业
2012年春节,滕小双依依不舍地将5岁不到的女儿放在娘家,和丈夫回到贵州的一个小山村,跟身边的亲戚朋友交流自己计划回家养猪创业的想法。
“我们祖祖辈辈都在家养猪,也没有谁赚到钱,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他们。”村民郑培成说。
堂堂大学生回家养猪,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同学朋友们也不理解,觉得贵州教育、医疗等各方面资源条件都不如湖北……
万事开头难。面对乡亲们的不信任,滕小双和丈夫决定用行动向他们证明。2012年3月,夫妻俩在本村桃树湾租赁了20余亩土地,正式兴建年出栏50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2013年7月,从武汉引进种猪140头,同时向岑巩县信用联社申请贷款50万元作为周转资金。为了节约成本,建猪舍、焊猪栏、打疫苗、接产这些活都是夫妻两人自己干。遇到生产高峰期时,滕小双和丈夫几宿都不能睡觉,特别是冬季,双手长期暴露在外长满了冻疮,但看到一只只刚出生的粉嫩小猪,困意倦意都随之消失了。
与很多规模化养殖场不同,他们养猪自己配料,猪要养到六七个月才出栏。2014年,首批生猪出栏上市,由于肉质好,虽然价格比一般生猪高,但非常畅销,当年夫妻俩就还完了贷款。
实干带来了群众的信任,村民们积极加入创业致富队伍中来。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2014年,滕小双和丈夫组建了岑巩县双农牧业有限公司,当年,公司带动农户种植玉米、南瓜等饲料作物270余亩,采取订单式保护价收购,惠及3个行政村100余户,户均增收4000多元。
齐心渡难关 增收又致富
2019年非洲猪瘟肆虐,滕小双和丈夫积极组织村里的养殖大户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并每周发放消毒药品,进村入户督促养殖户勤消毒,带领村民守好村里的出入卡口,号召大家不去市场买肉,切实做好村里人、车、物的管控。在夫妻俩的带领下,塔山村村民扎实抓好群防群控,在大有镇几乎没有因非洲猪瘟出现生猪死亡的情况。
非洲猪瘟过后,老百姓对他们提出的科学养猪理念完全认同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生猪养殖的队伍。
“2021年卖了900多头猪,收入190多万元,利润50多万元。”这是郑培成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搞养殖技术要求高,销售没渠道,以前不敢尝试,要不是得到夫妻俩的指点和帮忙,我也发不了这个‘猪财’。”
“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每年能分3000多块钱,现在我就希望郑培坤把这个事业越做越大,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致富。”塔山村村民向家录说。
为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公司采取靶向帮扶,对有劳动能力和愿意从事生猪养殖的贫困户,利用特惠贷资金带动农户养猪,实现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对没有劳动能力养猪的贫困户,采取固化收益的形式,每户可直接增收3000元至5000元。
作为一名党员,滕小双和丈夫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第一个参与到“万企帮万村”活动中,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与大有镇茂隆、凉水井、木召、长溪、汤江溪、中洞、和平等9个村达成一揽子帮扶计划。
目前,公司实现累计分红1176万元,450余户1700多脱贫人口持续受益,抱团发展的几个村集体经济也得到稳步提升。
无私献爱心 真情送温暖
不忘初心,带着一腔热血反哺家乡、回报社会,滕小双和丈夫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为帮助家乡更好发展,滕小双和丈夫先后向大有镇塔山村、中洞村、汤江溪村、和坪村、思旸镇盘街村、岑巩县第三小学等共计捐赠人民币6.7万元;同时每年资助岑巩籍凯里一中优秀学生10名,每名每年2000元,累计资助学生17名,累计资助资金12.8万元;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向大有镇人民政府累计捐款10.6万元。
截至2021年,塔山村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一家、家庭农场4家、农业公司8家。全村年出栏生猪25000头,肉牛存栏1000余头,鸡20万余只,林下黄精种植基地千余亩。
产业一兴满目春。在滕小双和丈夫的带动下,生猪产业不仅成了大有镇脱贫攻坚的“强劲引擎”,产业植入也让9个村焕发了生机。2021年11月,在村民的推选下,滕小双的丈夫郑培坤成了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今年年初,郑培坤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为基层发展建言献策。
“今后,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发挥养殖优势,带动帮助更多的村民百姓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滕小双说。
岑巩县妇联 供稿
编辑 姚瑶
二审 向美玲
三审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