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着力育好用好乡土人才 农村实用人才稳定在270万人以上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3月10日讯(记者 刘自锐)1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系列发布会第五场,介绍我省全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坚强人才保障情况。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成民介绍,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创新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雁阵工程”,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着力育好用好乡土人才,就地取“才”盘活农村存量人力资源,构筑起支撑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人才矩阵”。截至2022年底,全省累计培训基层村党组织书记1万多人次、高素质农民18.89万人次,农村实用人才稳定在270万人以上。
“头雁领航”,大力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每年遴选900名左右干得好、有潜力、能带动的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择优确定4所涉农高校,采取“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个导师团跟踪服务一个班”的“4个一”培育模式,开展为期一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培育。通过培育,建立健全为“头雁”提供长期技术指导、成果转化等的服务机制,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和农产品加工车间,助推“头雁”示范引领、典型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王成民说,“强雁争先”,大力培育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每年面向5000名左右的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五类主体带头人,围绕粮油、蔬菜、果品、畜牧养殖、数字农业、乡村好青年网络电商等专题,采取集中授课、经验传授、现场教学、研讨交流、跟踪服务等形式,分行业分门类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培训。通过培育,帮助学员从抓产量向抓技术、品种、品质转变,从抓服务向抓质量管理、品牌打造转变,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了自身更优发展。
“雏雁展翅”,大力培育高素质“新农人”。每年对4万名左右的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乡村创新创业人员,农村电商、网络直播、乡村文旅等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乡村治理及社会事务人员,“互动式”“情景模拟式”地开展生产技术、创新创业、电子商务、经营管理、公共服务等能力拓展提升培育,收到良好效果。通过培育,“雏雁”人才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真经,丰富了思路,找到了办法,发展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
王成民指出,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人才兴鲁”“科教兴农”目标不动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放松,扛牢兴才强才“硬责任”、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搭建育才用才“主阵地”,提总量、优存量、扩增量,以最优生态系统加快实现农业农村青年才俊荟萃、人才近悦远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