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被3·15曝光的景区自称不整改,“相关通知”又迟到了

   日期:2023-03-16 14:40:01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被3·15曝光的景区自称不整改,“相关通知”又迟到了

文丨令狐卿

编辑|许仁昌

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不少景区安全带不安全的问题。

3月16日,南宁市西乡塘区文广体旅局发布通报,确认晚会曝光的青瓦房古村落景区高空项目给游客使用的三点式安全带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区文广体旅局、市监局、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组成工作组到现场调查处置。目前,已对该项目下达停业整顿通知,后续处理情况,将及时向社会通报。

就在前一天晚上,媒体记者以游客身份联系该景区工作人员,后者称对于3·15晚会提出的安全带问题,景区目前没有整改的考虑,因为开放6年来,使用这类安全带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件。“现在景区的安全带要达到怎样的安全系数、安全级别,没有相关通知。”这名工作人员又补充说明。

显而易见,景区6年没出事并不能证明安全带没问题,景区工作人员的逻辑是有问题的。三点式安全带不能用于高空悬挂作业的使用场景,因为它极容易脱落,导致使用者伤残。但景区工作人员说安全带没有“相关通知”,又把这个部门监管问题的漏洞给公开了,景区安全带隐患实际上是监管隐患。

去年7月22日,天津市蓟州区的九山顶景区,一名游客在“步步惊心”网红吊桥项目游玩时,突然昏迷,悬在半空。救援时,安全带突然脱落,游客摔下山谷死亡。同一天,湖北恩施地心谷景区,一名十岁男孩在同样的“步步惊心”网红桥项目上游玩时,不小心踩空,安全带脱离身体,摔下吊桥,腰椎、胸椎骨折。这两个景区使用的都是三点式安全带。

有意思的是,南宁市西乡塘区要求问题景区停业整顿时,“要求景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其实是将安全隐患的责任推给景区。可景区抱怨的是,安全带使用没有规范要求,没接到部门通知,所以就没办法“落实主体责任”,景区和监管部门相互推诿,安全带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对景区来说,使用符合要求的五点式安全带,一个造价贵,如果定期更换,影响景区利润;二来游客使用中穿脱的时间长,影响那些空中玻璃栈道的使用效率,同样的时间接待的游客数量变少,也会影响景区收益。使用便宜、不安全的安全带对景区有好处,至于游客的伤亡隐患,就博一个事故概率。

景区让游客处于致命风险之下,其经济动机完全可以理解,但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就让人费解,确保景区高空游览项目处在绝对可控的风险下。具体来说,让游客使用的安全带完全符合相应标准,不应该是监管部门对景区的基本要求吗?景区上马高风险项目,当地监管部门不可能不知道,听任景区使用危险的安全带,只能说有“猫腻”。

等到3·15晚会曝光后,景区仍然理直气壮地说“暂时不整改”,这时候各个监管部门才露面,像是连夜成立了这么多部门,一下子对人命关天的风控认真起来,可要求的却是景区“落实主体责任”。考虑到至少有三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停业整顿”的指令,那也意味着至少有三个部门对景区的日常监管是不到位的。

也可以说,西乡塘区、南宁市对景区安全风险的监管止步于三点式安全带,纵容景区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使用危险的安全带。景区使用三点式安全带的时间有多长,区里、市里监管部门的失察失职时间就有多长。景区和监管部门还有一点是有“共识”的,它们在等待一起非死即伤的安全事故来提醒自身肩负的安全职责。

这里讨论的不是多高深的监管问题,就是要不要在高空悬挂场景下给游客使用符合国标的安全带。如果景区在赚钱之外,对这个问题能有动力去考虑也行;或者说,如果那么多监管部门能够有起码的安全风险知识、落实基本的监管的主体责任,就轮不到3·15晚会来揭露景区的致命风险了。

南宁这家景区肯定不是唯一一家开放高空项目的景区,无论是暂时没出事的,还是已经出事的,都将隐患的矛头指向安全带问题,可仍然见不到统一的、自觉的监管介入。游客的生命安全本应该被置于景区经营和安全监管的最优先地位,却被三点式安全带糊弄了,3·15能不能“叫醒”监管者,仍要打个问号。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