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湖南衡山:农业智能化 让育苗不再“靠天吃饭”

   日期:2023-03-16 18:00:06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湖南衡山:农业智能化 让育苗不再“靠天吃饭”

央广网衡阳3月16日消息 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眼下正是早稻育秧的关键期,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各地种粮大户采用绿色、高效的春耕和春管方式,将育秧从水田搬到“厂”里,育秧不再“靠天吃饭”。

白果镇某智能化育秧基地(央广网发 戴玮 摄)

3月15日,在白果镇棠兴村国丰智能化育秧基地,一台10余米长的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机正开足马力运行,六名工人在流水线上熟练地操作着。传送带上,育秧盘一个个排着队,经过自动填土、浇水、播种、覆土等程序,再由工人集中送往温室进行催芽。三到四天之后,这些秧盘就能移入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

白果镇村民正在育秧工厂流水线上搬运秧盘(央广网发 戴玮 摄)

基地负责人陈正恒介绍,一条自动化流水线,一天能完成6000多个成品秧盘,可供300亩大田用秧。“田间育秧作业,一个人一天也就完成一百多个成品秧盘。而自动育秧播种流水线一个小时最快完成一千个成品秧盘,最慢也能完成六百个,与人工相比,作业效率提升了六到八倍。”

在育秧基地的另一边,工人们将已完成催芽的秧盘整齐地摆放在循环式育秧苗床上。秧盘好似坐上了“过山车”,360度无停歇地运转,既有效利用了空间,又享受了均匀的光照。

村民将秧盘整齐摆放到智能化育秧苗床上(央广网发 戴玮 摄)

据了解,该智能化育秧基地可以完成单批次育秧1500亩,全年可以提供15000亩以上的秧苗。“秧苗除了提供给自己的合作社,还为附近、周边乡镇的部分种粮大户和散户提供代育秧服务。”基地公司负责人陈正恒表示。

农技人员在智能化育秧基地指导催芽育秧(央广网发 戴玮 摄)

智能化育秧工厂的苗床架上,秧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央广网发 戴玮 摄)

近年来,衡山县积极推广工厂化育秧技术运用,并给予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目前,全县共建起10个工厂化育秧基地,单季育秧规模可栽插10000亩水稻。育秧工厂的建立,既打通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弱环节”,又开辟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路径,实现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记者唐丽丽 实习生熊可怡 通讯员廖晶 周彭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