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聚焦“一少”人群】以案说险|大学生就业擦亮眼,非法集资陷阱须远离

   日期:2023-03-18 13:40:12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4    评论:0    

原标题:【聚焦“一少”人群】以案说险|大学生就业擦亮眼,非法集资陷阱须远离

2021年,大学刚毕业的小张开始投简历找工作,在很多简历投递完全杳无音信、以及很多offer薪资并不满意的情况下,小张突然在附近的商住公寓楼下看到了一个 “大聪明投资公司”的高薪招聘,面试环节感觉公司装修很好,小张看着高薪的份上未认真核实便欣然入职。

入职后,小张经过简单培训就开始了所谓的“工作”。几天后,公司发内部邮件称为了筹备上市,向员工进行内部集资,许诺支付月息2%、年息30%的高额收益。小张的部门经理赵总要求他充分动员亲朋好友,让他们到公司投资,并宣称公司有价值数千万元的资产担保,如果小张能在一年内完成500万的集资任务就可以提拔小张当主管。短短8个月内,小张就超额完成了任务。但好景不长,几个月后警察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将小张逮捕。

从小张公司的情况看,该集资行为涉嫌非法集资,非法集资常见四种套路:

1.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2.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3.以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4.利用亲情诱骗

有些非法集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有时采取类传销的手法,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风险提示

01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提高风险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02增强理性投资意识。谨记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

03正确识别非法集资活动。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的批准。

04增强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意识。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

一旦发现企业或个人有非法集资违法活动,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由公安机关立案查处。作为集资受害群众,要注意收集非法集资活动的证据,协助公安机关办案,切忌心存幻想,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