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江苏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小麦播种面积常年在3500万亩左右。前几天,记者探访江苏的春耕现场发现,如今,科技正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从天上的高分卫星到地头的田间气象站,春耕麦田也特别有“看头”。
在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千万亩麦田的苗情一目了然。高分卫星的红外传感器接收小麦叶绿素的光谱反射,拍摄形成近红外卫星影像,地面指挥中心则根据卫星数据,评估出小麦的生长情况。
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指挥中心春耕服务专班工作人员杨文治:基于卫星遥感监测到的长势数据和苗情反演算法,我们可以对全省每一个冬小麦地块的苗情进行评估。在图中,我们按照绿色到橙色分成了四个等级,分别代表旺长苗、一类、二类和三类苗。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全省整体范围长势还是不错的。
指挥中心每8天提供一次江苏全省的冬小麦长势监测,小麦、油菜、水稻这些主要农作物的长势都在实时监测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布设在田间的小型气象站也正在将农业生产、气象实时数据传送至指挥中心。记者先后来到南京浦口区、江宁区以及六合区的项目区,这里的小型田间气象站正在对农田环境温度、湿度、雨量、光合有效辐射等要素进行自动监测。
江苏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罗佳:这个风对小麦的生长没有多大影响,但是对于拔节期的小麦施肥跟打药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个时期不宜进行施肥和打药。
在南京市浦口区兰花塘高标准农田,小麦生长到了拔节期,这里正在开展的是飞防作业。
邵立昌是一位“90后”新农人。这几年农村发生的变化吸引他返乡创业,这种变化也给当地农民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到2025年,江苏将新培育高素质农民75万人,布局一批农业科技、创业、教育融合试点,让“新农人”奔跑在农业发展的“新赛道”。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