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昌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嘱托,聚焦新国发2号文件,抢抓发展机遇,坚持人民至上原则,把农村垃圾清运作为扮靓村寨、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措施。贤昌镇推动落实“一委三包五按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的基础上,摸索了“集中收费、集中管理、集中清运、集中结算、集中维护”的“五集中”模式。
集中收费,破解农村垃圾收费难题。贤昌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镇党委班子进村入户调研的方式,按照以村、自然寨为单位的方式制定收费标准,有效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缴费积极性。在贤昌村采取以人为单位的方式,按照10元/人·年的标准收费,实现了卫生费缴纳率95%以上;在高枧村采取以户为单位的方式,由寨组召开会议的形式确定该自然寨户数,按照60元/户·年的标准,实现了卫生费缴纳率96%。2022年收到卫生费18.16万元,缴费率94.8%;截至目前2023年收到卫生费16.8万元,缴费率80%。
集中清运,破解农村垃圾清运保障难题。贤昌镇始终坚持“花最少钱、办人民满意事”的原则,创新性的探索农村垃圾清运模式。采取“大村+小村”、“强村+弱村”的捆绑结对模式,组建了营山村高枧村、贤昌村甲耳村、新场村盐山村的3个农村垃圾清运集体。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组织热爱公益事业、热心服务、吃苦耐劳的驾驶员,最终以价优者中标的方式招聘3名专职驾驶员;通过2022年试运行,与2021年同期相比,在人员工资支出上节约了10余万元。采取以农村垃圾清运情况+村寨农户监督举报情况+镇村巡查检查情况作为驾驶员考核聘用依据的方式,调动了垃圾清运驾驶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仅2022年清运农村垃圾10098吨。
集中管理,破解农村垃圾清运管理难题。贤昌镇始终坚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示范引领优势,探索农村垃圾管理模式。采取属地管理原则,将镇聘村用的71名保洁员细化责任到人、划分卫生责任区到人、包保垃圾斗到人,实现了责任区、管护区、垃圾斗保洁无争议、无推诿。采取村级专人管理的方式,明确1名村六大员作为村级管理和监督人员,负责监督本村保洁员履职尽责,负责监督卫生情况、负责监督垃圾斗周边清理情况,提高了保洁员工作效率。同时,还采取村级监督垃圾清运的方式,发现存在清运不及时第一时间提醒驾驶员,第一时间督促清理;截至目前未发生垃圾清运不及时的情况。
集中结算,破解农村垃圾清运经费难题。贤昌镇始终把保障好农村垃圾清运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采取集中调度的方式,由镇级明确专人负责调度和监管,掌握各村垃圾费收缴的实际情况,按照90%统筹使用、10%村单独使用的原则,科学统筹农村垃圾清运人员工资、车辆运行费用。采取镇级筹资补贴的方式,根据村级农村垃圾清运费用支出事情,对人口较少的村补贴垃圾清运专项费用,有效保障了农村垃圾清运费用的支出。仅2022年,农村垃圾收费18.16万元,镇政府筹资补贴村级1.89万元,集中统筹使用20.05万元(其中,农村垃圾清运驾驶员工资12.48万元,车辆加油费用5.27万元,车辆保险费用4.2万元、车辆维护费用2.3万元)。
集中维护,破解农村垃圾清运维护难题。贤昌镇始终把维护保障作为农村垃圾清运的基础。采取村级维护保洁工具的方式,由村级从剩余10%资金,为农村垃圾清运保洁员购买必要的保洁用具、用品和器材设备,对破旧、损坏的器具、设备进行维修。采取集中维护保养的方式,一方面采取定点维修、保养垃圾清运车辆的方式,对全镇农村垃圾清运车辆进行了定期维护和维修;一方面采取集中维护垃圾斗的方式,组织人员对全镇损坏、破损的垃圾斗进行了维修,对损坏的垃圾箱进行了更换;2022年维修垃圾斗23个,新购垃圾箱14个。
通讯员 章恒俣
编辑 张安俊
二审 张军
三审 石俊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