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这个时候,又到白蒿冒出芽儿的时节,每到这个时候,不光牛儿们撒欢地啃食,我们也常常采来回家下锅,做成香喷喷的白蒿饭,不光能打打牙祭,还能填饱肚子,这是我们春天里最早的一道美食。
俗话说“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只能当柴烧。”年过完了,春回大地,又到了吃白蒿的时节。它正月时细碎难采摘,然而药用价值最高,叫“茵陈”;二月时棵大正长得壮,好采摘然而药性减,适宜食用,叫“白蒿”;三月时叶败株黄,药性不再,嚼之干腊垫牙,只能当柴,叫“蒿子”。
小编最爱吃的就是白蒿麦饭,下面来看看白蒿麦饭的做法吧!
原料:白蒿、面粉、玉米面、香葱、大蒜、食用油、盐、油泼辣子、味精、还有、香油、麦饭;
制作步骤:
1、白蒿清洗干净控水之后,切成段。
2、控干水分后,用少许油拌匀,可以让白蒿在蒸的时候不粘连成坨。
3、面粉和玉米面按2:1的比例搅拌均匀,之后再和白蒿拌匀。
4、水开后入锅蒸十分钟即可出锅(期间可打开锅盖用筷子挑散一次)。蒸出来的白蒿麦饭,营养丰富,非常美味!挑起一筷子白蒿麦饭放入口中,口感软软的、滑滑的,嚼一下,味道有点苦,又嚼一下,有点淡淡的香,再嚼一下,感觉好香好香。
白蒿,学名叫茵陈,据《本草纲目》记载:其味苦、平、微寒,无毒,它不仅是一种野菜,也是一味天然良药。白蒿蒸出来的麦饭,口感令人回味、营养也更加丰富,有养肝护肝的作用。白蒿麦饭,不仅是春天里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家乡的味道。
除了白蒿麦饭,其实白蒿的吃法还有许多:掺进玉米面蒸窝头,包子、团子做馅吃,清拌豆腐,还可以做茵陈(白蒿)羹: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三月的白蒿是最有价值的季节,等过了这个季节白蒿长高了,也就失去了药性,这时村里人就会多采一些白蒿晾干,可以泡水喝,既可以起到保健和预防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