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全国第六河南唯一 汝州荣膺“中国诗歌之城”

   日期:2023-03-24 15:40:11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全国第六河南唯一 汝州荣膺“中国诗歌之城”

全国第六河南唯一 汝州荣膺“中国诗歌之城”

嵩岳巍巍迎高朋,汝水汤汤庆盛事。3月17日,中国诗歌学会在汝州市举办“中国诗歌之城”授牌仪式,由此,汝州成为全国第六个、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授牌仪式上,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会长刘向东宣读了中国诗歌学会授予汝州市为“中国诗歌之城”的文件;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授牌,汝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赵战营代表汝州接牌。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黄亚洲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我们在一起见证了‘中国诗歌之城’这么一个响亮的称号落户汝州,我也感到非常的光荣,我相信汝州的各级政府会一棒一棒地传下去,我相信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诗歌,能在汝州的大地上永续流传,让汝州的精神文明建设掀起新的高潮。”

“中国诗歌之城”授牌仪式暨文学名家诗记汝州活动为期两天,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家》杂志、中国视协影视合作促进委员会、浙江《文学港》杂志、《上海诗人》《诗歌月刊》《诗林》、河南大学、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诗歌学会、《莽原》杂志、河南省网络文学学会、平顶山市作家协会的领导和著名诗人,汝州市委、市政府领导,汝州作家和诗人参加了活动。

据悉,中国诗歌学会是经中宣部批准成立、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全国性国家一级社团,“中国诗歌之城”是由中国诗词学会授予,为诗歌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在诗歌写作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城市的称号,是对当地诗歌发展的充分肯定。

2021年,汝州市申报创建“中国诗歌之城”,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之城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对创建材料进行评估,并到汝州实地勘察、验收、评审。评审委员会认为,汝州诗歌历史厚重、悠久、文脉递进清晰、传承完整,涌现出一批优秀诗歌作品和众多优秀诗人,对我国的诗歌传承、创新、普及和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回顾汝州诗歌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以汝州为中心的北汝河流域是中华诗歌发祥地的组成部分,《诗经·国风·周南》就收入一首民歌《汝坟》。汝州丰厚的历史文化滋润,使得汝州文人雅士辈出,唐朝诗人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一作白头吟)》”家喻户晓。唐代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还有许棠、李频、郑谷、薛能、罗隐等唐朝一众诗人,都曾以汝州为题赋诗作词。

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在行走汝州的过程中,写下了《汝州》《汝州等慈寺阁望嵩岳》等诸多诗篇。苏轼曾3次到汝州,他的《温泉七记》记录了汝州温泉的盛况。元明清等朝代,都有诗人咏诵汝州,仅乾隆皇帝就为汝瓷赋诗10余首。

贺敬之、雷抒雁等著名诗人先后到汝州采风,留下歌咏汝州的作品。活跃在中国诗坛的汝州诗人以弘扬祖国诗歌文化为己任,从不同维度进行诗歌创作,在国内外诗歌刊物及媒体上发表诗歌作品1200多首,被诗歌界称为“汝州现象”。

3月18日,来自上述单位和机构的名人名家前往中国汝瓷小镇、张公巷汝窑遗址、千年古刹风穴寺、怪坡等地,进行采风与诗词创作。(张鸿飞 李晓伟 郭营战)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