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定主 喇依佐次尔
近期在新闻上看到关于沙尘暴天气对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的影响,通常在冬季与春季的换季时节,便是我国沙尘暴肆虐的时节,因为此时北方气候比较干燥,加上大风天气,所以沙尘四起。
中央气象台今早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近日新疆南部、青海东北部、甘肃大部、宁夏、内蒙古大部、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介绍,3月以来,我国北方大部降水偏少,蒙古国和我国西北地区等沙源地气温显著偏高,地表基本无积雪覆盖,一旦有冷空气入侵,极易造成沙尘天气。今天一早北京天空灰黄一片,目前沙尘仍在影响。不过,在西北风助力之下,对华北地区来说,沙尘过境速度很快,预计北京午后能见度就会明显好转。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此次带来沙尘天气的系统蒙古气旋位置偏北,东北地区的沙尘影响广、强度强,对华北地区来说,在西北风的助力之下,沙尘过境速度较快,预计北京午后能见度会明显好转,大部地区能见度将提升至4~5公里左右。
作为加重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沙尘天气所带来的健康危害引发热议。早在2013年,世卫组织首次认定在户外呼吸脏空气或可诱发癌症,得出“空气污染致癌”这一结论,包括PM2.5在内的空气颗粒物被列为一级致癌物质,其排名甚至超过了烟草烟雾等其他一百多种已知致癌物质,损害最大的是儿童和老人。
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尽可能要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所生活的环境一旦被破坏,就难以恢复。
在沙尘暴期间多喝水会给口腔和气管粘膜提供充分的水分,从而可稀释污染物质,有效的排除体内的毒素。尘沙天气还易出现咽喉干痒、鼻子冒烟等上火情况,应多饮粥类、汤类、果汁,以增加机体水分含量,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进而加快体内各种代谢废物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