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有企业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生态环境部回应

   日期:2023-03-28 15:00:05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    评论:0    

原标题:有企业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生态环境部回应

今年2月下旬,生态环境部两位领导不打招呼前往河南、陕西查大气污染防治,一些企业屡查屡犯,超标排放、弄虚作假。为何时至今日仍有企业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如何才能让企业真正承担起大气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

对此,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28日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底到2023年初,我国发生了一次长达11天的跨年霾,集中在陕西和河南等地。虽然启动了重污染应急预案,但是效果不理想,这不符合逻辑。“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一次污染过程,我们确实发现存在一些应对不力的问题。”刘炳江说。

2022年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河北已经全部退出后十位,现在后十位中河南占四个,陕西占三个。生态环境部黄润秋部长和赵英民副部长以“四不两直”方式去河南和陕西对企业开展检查,检查了企业13家,发现存在大量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偷排偷放、生产台账弄虚作假、在线监测和手工监测造假等突出的环境违法问题。对此,生态环境部已经督促相关省市开展调查,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目前,已刑事拘留21人,行政拘留11人,相关案件还在进一步处理中。

刘炳江坦言,企业环境违法行为频发,充分暴露出来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短板弱项。一是部分企业漠视法律,突破底线。企业无视环保法律法规,存在侥幸心理,肆意偷排偷放,想方设法逃避监管,甚至多方串通,形成系统性造假链条。在局部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弄虚作假,归根结底是企业治污设施投入不足造成的,达不到标准要求只能弄虚作假。

二是部分地方治污攻坚定力不够,韧劲不足。近年来,随着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大气环境质量呈现持续改善态势,部分地方出现盲目的乐观情绪,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在稳经济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定力不够,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政治自觉不够强,抓责任落实,抓污染减排,抓监管执法不够有力,甚至有的地方党委政府要求执法部门对企业进行零处罚。

三是部分地方的生态环境监管流于表面,能力薄弱。部分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不敢动真碰硬,日常监管走过场,尤其是对当地的利税大户,部分基层干部能力素质不足、业务不熟练、作风不扎实,加之现场检查技术装备落后,难以发现日益隐蔽的违法问题。

刘炳江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聚焦重点地区、重点时段,以点带面,帮惩结合,督促企业扛起大气治理的主体责任。

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组织各地以案为鉴进行警示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也忠告违法企业要敬畏法律,若敢违法,必将受到惩罚。

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指导各地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将压力传导到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持续提高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识别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督促引导企业自觉守法。

帮助企业完善治污设施。指导各地开展企业治污措施梳理模排工作,“一企一策”制定治理方案,清理整治一批简易低效治污设施。同时树立标杆企业,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

流程编辑:U016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