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今年污染天气频发和经济全面恢复有何关联?生态环境部回应

   日期:2023-03-28 16:00:09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5    评论:0    

原标题:今年污染天气频发和经济全面恢复有何关联?生态环境部回应

南都讯记者宋凌燕 发自北京 3月28日,在生态环境部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多家媒体针对今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状况提问,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对此回应:“今年一季度的空气质量形势确实是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无外乎还是排放和气象条件两方面的。”

刘炳江介绍,原来在疫情防控期间,许多经济活动停止或者减产,现在全面恢复。他以一个数据举例:2022年汽油的消费量同2019年相比下降了9.2%,柴油则下降了3.2%;今年以来,这些消费量已基本恢复。目前钢铁、有色、焦炭等“两高”产品也纷纷在增长。

同时,原来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一些重点行业,通过产能置换合法合规新建的重大项目已逐步建成投产,产量在释放,带来的污染物排放量也在增加。

刘炳江还提及,目前一些地方极力追求经济增长,盲目上一些“两高”项目,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违法违规排污。以上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都导致空气中污染物排放增加。

另外,刘炳江解释,今年的气候条件也较为特殊。例如,在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有一次温度升高的过程,这次过程中,郑州和济南一带温度达到30多摄氏度,甚至出现了臭氧污染,温度升高导致的冷空气减少,叠加其他不利气象条件,造成北京及周边3月4日到7日出现了一次雾霾过程,10日又发生一次沙尘暴。

针对这些现状,刘炳江认为,要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之间的工作,需要发挥生态环保对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支持服务保障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环保政策和经济发展要同频共振,不能形成合成谬误。

另一方面,要坚决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的盲目发展,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促进实现市场公平和竞争公正,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企业达标排放是底线。

“今年以来,面对排放量的增加和不利气象条件叠加的不利影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工程减排和向企业合规合法达标排放要减排量,这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方向。以更多确定性的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发展带来的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和气象不利条件的不确定性影响。”刘炳江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