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总是要用三长两短来形容死亡和不吉利的事情呢?据考证,三长两短这个词和我国古代丧葬文化有关,而且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来源于捆棺材的皮绳,古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棺束;缩二衡三,大致意思就是说古时候的棺材是不用钉子的,因此只能用皮条和木楔把棺材和棺材盖儿捆在一起。
横着的木板比较长,需要捆三下。竖着的木板比较短,捆两下就可以了,所以就叫做三长两短,并用它委婉的代替死亡。
后来有了钉子,人们发现用钉子钉棺材比用皮条捆方便多了,于是这种捆棺材的手法就消失了,但是这个词却一直用到了现在。
第二种说法是说三长两短是形容棺材的外形,一口还没上盖儿的棺材由五部分组成;三块长木板和两端的两块短木板,也就是三长两短。而没有上盖的棺材是用来等着装尸体的。所以大家就用三长两短来形容不吉利的事情。
总之,不管是哪种说法,随着火葬制度的实施,很多人都没有见过棺材了,就别提更久远的捆棺材的皮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