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月牙泉之迷(月牙泉是怎么形成的)

   日期:2023-03-30 11:09:50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4    评论:0    

月牙泉,在汉代时就是游览胜地了。月牙泉弯曲如新月,也叫“沙漠第一泉”。其呈现南北走向,全长大约有100米,东西宽度大约为25米,深度呈现东深西浅的现状,最深的地方大概有5米。

古时候,它还叫“沙井”,那时它东西长度达到218米,南北宽度达54米,平均水深5米。泉旁边还生长着眼子草、轮藻植物以及芦苇,而四周均是流沙。因为有强风所以泉眼未被沙子掩盖,由此便有了这些诗词:“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枯竭”等。

 

cript>月牙泉之迷(月牙泉是怎么形成的)cript>月牙泉之迷(月牙泉是怎么形成的)
 

据说泉里边的铁背鱼和七星草有长生不老之效,所以月牙泉也是个“药泉”。

一、月牙泉的成因之谜

月牙泉是怎么形成的?这里归结出了四种解释:

第一种观点,这是古时候做河道时留下来的。这一派的专家说,这可能在很久以前就是一段党河的古河道,在党河改道期间,多数的古河道被沙子埋没,而由于月牙泉的一边地势低洼,促使地下水汇聚在此,形成了湖泊。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地下水,湖泊才能长年存在,不会干涸。

 

cript>月牙泉之迷(月牙泉是怎么形成的)cript>月牙泉之迷(月牙泉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种观点是因为断层才造成地下水渗入泉里。有的专家认为在月牙泉南边,有一段东西向的断层,由于这个断层的上盘提高了下含水层,断层的下盘沉到附近潜水面,潜水流就进入了泉眼。

第三种观点,风蚀的原因才使得它形成了泉湖。也就是说,长期的风蚀加剧洼地的作用,当深度达到与潜水面齐平时,就会在月亮形状的沙丘内湾形成湖泊。再者,月牙泉的地势为南低北高,中间很低,东风把沙子沿山梁和沙面往上吹,所以沙子不会落入泉里,山体也就被沙子打磨成似脊似刃的形状,沙泉之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是人工开挖的结果。月牙泉的新月形状美丽动人,就像是被人故意修饰过的一样,加上有关“沙井”的历史,更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人工智慧的结晶。

二、鸣沙山与月牙泉共存之谜

鸣沙山,因为沙子跳动发出声响而闻名。这山同于我们常见的山,而是沙子堆积而成的山;沙子也不全为黄色,还有的是红、绿、白和黑等颜色。现在人们叫它为鸣沙山,而古时候它还不是这个名称,比如在汉代就叫沙角山。鸣沙山的东西全程长40余公里,南北也达到20余公里的宽度,最高峰的海拔达到1715米,遍地沙子回环,景观罕见。

 

cript>月牙泉之迷(月牙泉是怎么形成的)cript>月牙泉之迷(月牙泉是怎么形成的)
 

鸣沙山自古就以沙子会鸣叫而闻名天下。唐后期就有过这样的记载:“鸣沙山一名神沙山……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山谷,四面皆为沙垅,背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风吹,辄复如旧。”

如今,千年过后,鸣沙山依然保持着神奇的特质。人们从高处下滑时,鸣叫声就在耳边环绕,尤其到了夜幕时分,还能看到闪闪的火花。1991年5月28日,敦煌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举办了一场滑沙友谊赛,工作人员记录到鸣沙声的最大值高达67分贝。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大于50分贝的声音会影响睡眠,大于70分贝则会降低工作效率,可见,这鸣沙声之大。

月牙泉被鸣沙山围绕,大风使得流沙不得不掩盖泉眼,位于戈壁滩,水流也不浊不干。这种沙泉共生的独特景观,堪称“世界奇观”。但是真的是因为强风把沙子吹起才不落入泉里吗?没有人可以说出科学的原因。

 

cript>月牙泉之迷(月牙泉是怎么形成的)cript>月牙泉之迷(月牙泉是怎么形成的)
 

  知识拓展

罗布红麻

月牙泉的南岸,到处长满一种独特神奇的草药——罗布红麻。它可以做成茶叶,其pH值呈弱碱性,可以降低血脂,增强冠状动脉功能,还能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特别是对头晕和失眠治疗效果最好。这种小花在夏季生长最旺盛,想要延年益寿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