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台湾在三国时期称为什么(台湾在不同时期的称为)

   日期:2023-03-30 12:19:48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台湾在三国时期称为“夷洲”。

台湾(Taiwan),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台北,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

cript>台湾的名称是从何而来?不同时期的台湾居然名称不同cript>台湾的名称是从何而来?不同时期的台湾居然名称不同

台湾风景

“台湾”(汉语拼音:Táiwān,注音符号:ㄊㄞˊ ㄨㄢ)一名源于居于今台南安平的平埔族少数民族西拉雅族“ 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并取全称中的“ 台”字作为简称。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启用“台湾”一词。

右图上方为“台湾”名称的繁体汉字正式书写,在台湾地区官方“国书”、文件和教科书等正式场合中使用;下方的书写多用于民间与媒体。

春秋战国时期称台湾为“岛夷”;秦朝称“瀛州”;   三国时期称“夷洲”;   隋朝至元朝称“流求”。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台窝湾”(指今台南安平地区附近),官方称为“东番”。   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   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而台湾由于物产丰富,又称“宝岛”。   台湾地区在部分国际场合的代称为“中国台北”。

葡萄牙人称台湾为“福尔摩沙”( Formosa),源于葡萄牙语Ilha Formosa,意为“美丽之岛”,在1950年代前是欧美对台湾的主要称呼。   日本古代曾称台湾为“高砂”、“高砂国”、“高山国”。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