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桑榆之年是多少岁(不同年龄段的别称)

   日期:2023-03-30 12:23:55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桑榆之年一般指50岁以上年龄的老人,同时包括60岁的年龄、70岁的年龄、80岁的年龄等等

cript>“莫道桑榆晚”中的“桑榆”到底指什么,整首诗又该如何理解?cript>“莫道桑榆晚”中的“桑榆”到底指什么,整首诗又该如何理解?

不同年龄段的别称

教数之年:指儿童9岁。语出《礼记》。

幼学之年:古时十岁可以出外就学,故称。《礼记》“人生十年曰幼学”。

外傅之年:即幼学之年。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舞勺之年:13-15岁男孩的代称。勺,一种管乐器,古未成童(男15岁称)者习之。舞勺指学习勺舞。

及笄之年:《礼记》“女子十又五而笄”(结发为笄,表成年)。

舞象之年:15-20岁男子,成童的代名词。“舞象”,古武舞(干戈之小舞)名。意味着可以上战场了。

桃李之年:20岁(女)。亦称桃李年华。

弱冠之年:《礼记》“二十曰弱冠”。男子二十结发加冠,体未壮。

花信之年:24岁(女)。花信,开花时期。也泛指女子的年龄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亦称花信年华。

成丁之年:泛指壮年,温庭筠《苏武庙》诗:“去时冠剑是丁年。”成丁之年各朝规定不同,惰以20岁、唐以23岁为成丁。

而立之年:《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成立之年:“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人之成年。

不惑之年:《论语》“四十而不惑”(明辨不疑)。

强仕之年:《礼记》四十曰强仕。

知非之年:《淮南子》“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人之五十。

天命之年:《论语》“五十而知天命”。知命指认识天命,即认识自然的法则。

及艾之年:《礼记》“五十曰艾”(发白如艾)。

杖行之年:亦称杖家之年。指男子年过五十可以在家里拄拐杖。《礼记》“五十杖于家”。

杖乡之年:指男子60岁,意思是年过六十可以在乡邑里拄拐杖。

耆艾之年:耆(qí,年老)。《礼记》“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人之五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耳顺之年:《礼记》“六十而耳顺”,耳顺,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垂老之年:人之将老。

桑榆之年:喻人之将老。《后汉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迟暮之年:杜甫“迟暮少寝食,”人之将老。

耆老之年:《国语》“六十曰耆,七十曰老,”人之六、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

皓首之年:《后汉书》“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眉寿之年:眉寿即长寿。《诗经》“此为春酒,以介眉寿”;

风烛之年:风中之烛、随时可灭。谓人之残年。

耄耋之年:“七耄八耋”,人之七八十岁。

杖朝之年:80岁代称。杖朝意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

鲐背之年:“九十鲐背”。鲐,(tái)

白寿之年:谓人之九十九。“白”为“百”缺一;

寿民之年:百岁老人。清代称百岁老人为寿民。

期颐之年:百年老人。《礼记》百年曰期颐。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