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冬眠期一般从头年的11~12月份到第二年的3~4月左右,冬眠的时间长短取决于这一年寒冷天气持续的长短和寒冷程度。蛇的冬眠期是随着地理纬度的升高而延长的,北方冬季寒冷绵长,当地的蛇冬眠的时间也就长一些。
蛇为什么一定要冬眠?
蛇经历了1.3亿年的漫长进化,依旧是一种比较低等的动物,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比较原始。作为一种变温动物,蛇的代谢水平比较低,皮肤也缺乏保温功能。它们不像比较高等的动物有毛发或羽毛御寒,所以它们的体温是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只要蛇所在的地方气温开始下降,蛇的体温也就随之降低了,体温降低,机体功能就随之减退,活动量自然减少。根据生物学家的观察,当温度达到15℃时,蛇便很少进食了,就开始迁移到冬眠场所附近活动;温度持续下降,下降到蛇无法在外界正常活动时它们就会进入冬眠场所;
当温度下降到6~8℃时,蛇就停止活动,完全进入冬眠状态了;若是在北方,气温持续下降,到2~3℃时,蛇就会陷入麻痹状态;但当气温下降到零下5℃时,蛇的低温也会下降到零下2℃左右,这时蛇也就无法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了。


一只缠在人手上的蛇的体温
因此,如果蛇不冬眠,在寒冷的地方就会被冻死,在热带地区的蛇就没有这种烦恼,不需要通过冬眠躲避严寒。而且,并不是进洞冬眠后就万事大吉了,冬眠后,蛇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蛇在冬眠前的10月和11月,各种蛇都会开始四处觅食,在肚中储存足够的食物,然后再开始选择冬眠场所。但是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蛇冬眠的死亡率高达1/3~1/2。所以可以这么说,蛇一冬眠,就生死未卜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在冬眠前没有摄取足够的食物,营养物质和热量不够,或是冬眠场所不理想,蛇就可能就会在冬眠前或冬眠后死去。如果冬眠场所不够隐蔽,就会被诸如老鼠这类需要在冬天觅食的动物吃掉。


蛇要冬眠多久,蛇洞一般都在哪?
蛇的冬眠期一般从头年的11~12月份到第二年的3~4月左右,冬眠的时间长短取决于这一年寒冷天气持续的长短和寒冷程度。蛇的冬眠期是随着地理纬度的升高而延长的,北方冬季寒冷绵长,当地的蛇冬眠的时间也就长一些。
蛇冬眠的场所主要取决于土壤的导热率,洞口的方向、洞的大小和风向,保暖效果好的洞穴是最理想的。蛇冬眠的地方不但要够保暖,还要够隐蔽。所以它们通常都选择在背风向阳、干燥的山坡上找寻洞穴。蛇没有四肢,也不会自己打洞,因此它们会将岩石的缝隙墓穴或啮齿类动物打好的洞穴里冬眠。有钻洞习性的蛇类能够将洞延伸到更深的地方。


群居冬眠的蛇
以五步蛇为例,五步蛇大多栖息在向阳的山坡和树根旁边的洞穴里,一般使用的是老鼠的洞。如果附近有冬笋或其他可供人采挖的植物,那么人类留下的洞穴也可以作为它们的一种冬眠场所。
南方的冬季气温较高,所以蛇不会去往很深的地方冬眠,而在北方,它们可能会顺着缝隙钻到冻土层以下的地方。在大连蛇岛上居住的黑眉蝮蛇就会钻到冻土层略深处、岩洞或是石缝中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