烩面作为河南的特色美食,不仅在河南随处可见,更是遍及全国。但关于它的具体历史起源,很多老郑州人也说不清楚,于是就出现了多种版本的烩面传说,亦真亦假,也无从考证。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各个版本的烩面传说吧!


1 唐太宗落难说
据传在李世民登基前,曾经落难逃亡,在途中不幸感染寒疾,幸运的是被一农民收留。这位农民憨厚淳朴,宰杀家养麋鹿炖汤,又顾虑到外面有追兵,所以就将和好的面拉扯下锅。李世民吃下后,寒疾就奇迹般地好了。


即位后,李世民或许是心怀感激也或许是一直对那碗烩面念念不忘,就派人寻访那位农民,并让御厨学艺,于是唐宫御膳就多了道“麒麟面”。后因麋鹿太过稀有就用山羊代替,于是演变成了今天的烩面。


2 豫籍京官、厨子自创说
光绪年间,长葛厨师郭子兴在京开一面馆,后经在京做官的同乡杨翰林聘到府上做厨子。辛亥革命后,两人告老还乡。秋日偶遇风寒,郭子兴便试着用大骨头、肉茸再加入一些比较入味的中药材炖煮后下面给杨翰林吃,杨翰林吃后大加赞赏,此后烩面便成为杨家的日常饮食。


杨翰林在临终前给了郭子兴一些银两并叮嘱他再开一间面馆将此面传下去。后来郭子兴因战乱投奔到在河南的远方亲戚,烩面就是此时由郭子兴传到郑州的。
3 日机轰炸郑州说
此传说认为烩面是由长垣籍厨师赵荣光创制的。据传赵荣光对面条极其偏爱,在抗日战争时期郑州的饭店常为躲避空袭而关门,而赵荣光又舍不得将剩面丢掉,在空袭结束后就将剩面加汤烩烩再吃,不料烩过之后的面更好吃。


后来赵荣光就将烩面进行改良作为店员间的一种伙食,后来一些老顾客发现这道面很有特色,就要求饭店售卖。于是赵荣光就精心研制烩面,于是烩面逐渐热卖并流传下来。


4 豫籍羊肉泡馍师傅改造说
据传尉氏烩面是从西安泡馍演变来的,因为河南人喜欢吃面不喜欢吃馍,所以一位豫籍羊肉泡馍师傅就将泡馍改良成了烩面。很多喜欢吃泡馍的人还会从烩面的汤中依稀闻到羊肉泡馍的味道。


以上就是关于河南烩面最广为流传的传说了,其实不管这些传说是真是假,烩面汤美味鲜是真的。一道美食的传播靠的也绝不是传说,而是它的味道,总之一句话:好吃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