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数学的运算符号有哪些(数学运算符号大全)

   日期:2023-03-30 14:13:5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    评论:0    

数学的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求余(或称模运算,%)、自增(++)、自减(–)、大于(>)、小于(<)、等于(==)、 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和不等于(!=)、(&&)、或(||)、非(!)、位与(&)、位或(|)、位非(~)、位异或(^)、左移(<<)、右移(>>)、简单赋值(=)、复合算术赋值(+=,-=,*=,/=,%=)和复合位运算赋值(&=,|=,^=,>>=,<<=)等。

数学运算离不开运算符号。而我们现在已经习以为常的的诸如:+,-,×,÷,>,<等运算符号,也都是各自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才最终确定,期间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下面就听我细细道来。

先从我们最熟悉的“+”开始。“+”号表示“和”的意思,是由拉丁文“et”演变而来。曾也有人说,因为是卖酒的商人用“-”来表示酒桶里的酒卖出了多少,而在往桶里添加酒的时候,就相当于在“-”上加上“|”,表示添了酒,也就有“和”的意思,也表示把原线条勾销,之后逐渐演化为“+”;

“-”则是从拉丁文“minus”演化而来,当然现在英语里面仍然用minus表示减法,其表示“减少、差”的意思;

直到十五世纪,才由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表示加法,“-”表示减法。

cript>小学生必备科学常识100问-数学史(2):运算符号cript>小学生必备科学常识100问-数学史(2):运算符号

“×”的演变稍显曲折。而且在历史上,用来表示乘法的符号有好几个,现在在一般数学乘法运算里面是用“×”,然后在向量运算里面用“⋅”,同时在幂次运算里又用“∧”表示,并且“×”还可以写为“*”,而在集合论中,有用“∏”表示连乘,等。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曾经就“×”太像拉丁字母“X”而明确提出反对使用“×”表示乘法,赞成使用“⋅”表示乘法。而用“×”表示乘法,最早是由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的,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

“÷”最初其实是用来表示减法的,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当然,现在人们还是用“:”表示比,用“-”表示除法,应用在分数里面。现在也用“/”表示除法。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表示符号两边的两个量相等,在英语里面用“equal”表示。1557年,英国数学家列科尔德,为了不再枯燥地重复isaequalleto(等于)这个单词,认真地比较了许多的图形和记号,并最终有创见性地用两条平行且相等的线段“=”表示“相等”,“=”叫做等号。用“=”替换了单词表示相等是数学上的一个进步,从此使人们可以将任何两个相等的量联系起来。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