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山海关在哪个省 山海关位置位于哪里

   日期:2023-03-30 15:31:42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0    评论:0    

山海关,古称榆关、渝关、临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和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有“天下第一关”“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誉,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清康熙帝曾有诗赞曰:“重关称第一,扼险倚雄边。地势长城接,天空沧海连。”

 

cript>山海关屹立不倒,靠什么?cript>山海关屹立不倒,靠什么?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现在的山海关,是秦皇岛市的一个区。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徐达在此修筑了山海关城墙,并使之与明长城连为一片,构筑起一道重要的军事屏障。因山海关长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地理位置在山与海之间,故而得名“山海关”。

此后,山海关长城经历了明代的六位皇帝,前后花了260多年的时间,不断加固和整修,终于建成了军事与城防于一体的系统。山海关的城墙周长约有4公里,城高14米,厚度达7米。在那个没有坚船利炮的年代里,城墙,是阻挡敌军的最有效手段。

山海关城呈四方形,每一边建有一座关门,它们分别为东边的镇东门,西边的迎恩门,南边的望洋门,北边的威远门。四门中以镇东门最为著名,昔日人们说出关入关,走的就是镇东门。如果从门外进入城门内,你就算入关了,反之便是出关。

镇东门的城台上建有一箭楼,高13米,宽20米,进深11米。上面悬有“天下第一关”的巨幅匾额,字体为楷书,笔力浑厚,但匾额上却没有落款题名,据说它是由本地人萧显所书。日军侵华时,该匾额被偷盗到了日本,现在人们所见到的匾额,是后人按拓片摹刻出来的。

明末时期,东北地区后金政权崛起,他们虎视眈眈,一心想要从山海关突入华北平原,灭亡明朝。这个时候,山海关便成为明军与后金的力争之地,战事频发。最为著名的就是明朝大将袁崇焕在此大败清军,使得奄奄一息的明王朝得以勉强维持下去。

公元1644年的4月21日,山海关爆发了一场决定清政府命运的战斗。参战的三方分别为李自成的大顺军、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和多尔衮率领的满洲八旗骑兵。因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他联手多尔衮,打开了山海关的城门,最终将大顺军击败。多尔衮的八旗军随后马踏平原,进入了紫禁城,开启了清王朝的296年统治。

作为明长城,在历史翻到清朝之后,其作为军事防御的功能大大降低。这个时期,关里关外都是清朝的天下了,山海关更多的作用,便成为皇室成员“旅游”的景点,以及设卡征税的地方。据统计,清朝自康熙至道光的五位皇帝,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出关、入关共经过山海关12次,为此,山海关城内还建有清朝皇帝的行宫。

清末以后,山海关还多次见证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八国联军从山海关进入,民国时直、奉军阀大战,日军发动战争轰炸山海关等。还有大批中原百姓,因受自然灾害或生活所迫,不得已离乡背井闯关东,跨过山海关去东北地区垦荒和定居。山海关,也成为一部苦难史的记录者。

到了现代,山海关城墙陆续进行了大面积的整修和恢复,尤其是在1987年,包括山海关在内的中国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山海关终于得以完整性的保护,并开发成景点,供游人参观。当然,山海关的雄伟,依然可见。

一座长城,一道关口,历史上的故事有许多。但有一点启示或许是所有人都相通的,那便是众志成城的精神,万里长城永不倒,将激发后来者奋勇前进。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