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是德国人。


撰写《共产党宣言》时,马克思还是一名不到30岁、名不见经传的哲学学者。但正是他写下的这些文字,被后人证实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尽管马克思生前未能完成《资本论》著作,但直到今天,这本书都有着惊人的影响。如果没有《资本论》提出的理论作为支撑,那么20世纪的世界历史是否还能像已经发生的那样正常运转,都将是难以想象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范围包括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广泛的领域,而其发展也是任何其他主义所不能及的。
马克思的一生挚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今伍珀塔尔),1844年9月,恩格斯到访巴黎,两人并肩开始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并结成了深厚的友谊。正是由于恩格斯的慷慨相助,才使马克思得以长期地一心从事科学著述,为写作《资本论》进行广泛深入的经济学研究。
恩格斯来自富有的商人和企业家庭。在英国学习期间,恩格斯研究了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作为成功企业家的后代,恩格斯能够清楚捕获商业制造体系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向工业生产体系过渡的阶段。特别在工业革命的爆发地英国,这一过渡阶段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都得到了强有力的表现。恩格斯一直强调,他笔下的英国经济状况和创新情况,仅代表“自己的观点”。然而实际上,他已然成为观察资本主义的最早一批社会学家中的一员。尽管没有给出理论或是道德来解释工业革命的起因,但恩格斯通过深厚的经验哲学功底,精准推断出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后续影响。他精确的社会研究,恰恰为马克思的理论提供了非常必要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