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为啥都穿大清的衣服?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清代年代较近,尸体保存完整
一般的僵尸电影、电视剧,大多是以近现代为背景的,尤其是以民国时的乱世,编出的僵尸故事最多。
这很好理解,僵尸乃是天地邪祟之物,越是乱世,天地间的邪气越重,也就越有利于僵尸的养成和活动,就连《倩女幽魂》这种原本无年代的故事,拍成影视剧都要整个乱世妖出呢,何况僵尸这种民间传说极其丰富的鬼物?
民国时期出没的僵尸,从养成时间来看,清代当然是最合适的,时间不长不短,既能保持尸体的完整,又能符合几十百来看修炼成鬼物的设定,那种刚死就僵变的僵尸,都是没啥能耐的炮灰,只有那种老僵才更符合捉鬼大师们的逼格。


二、僵尸传说的起源在明清时代
说到僵尸,最早可以追溯至黄帝时期的女魃,这也叫旱魃,一旦出现就是赤地千里,非常恐怖。
但要说旱魃就是僵尸,这也不尽然,因为在传说里旱魃并非鬼物,而是神仙,人家最初可是叫作女魃,没有任何贬义的,也不是尸体鬼化形成。
旱魃的特点是引起旱灾,而僵尸与旱魃逐渐挂钩,是因为明清时期,人们普遍认为旱灾等异常自然现象,是由特殊的尸体引发的,比如不腐烂的尸体,尤其是女尸,又或者长绿长、白毛,其他奇怪的尸体。
因此,每到旱季,村民就四处查看谁家的坟有异样,发现异常尸体是要拖出来“打旱桩”,将之烧掉,以此来驱赶旱灾。
明清时期,打旱桩的事情时有发生,在民间非常普遍,但这显然是封建迷信,地方官员也很头疼,却又屡禁不止。
一旦要挖谁家的坟,那就是动辄引发家族火并的事情,而且也极容易演变为有人公报私仇,胡乱指认。
如此一来,为缓解旱灾下民众的紧张气氛,就将目光投向那些老坟、古坟,没有后代管理的坟,这要被打旱桩,总没人管了吧?
因此,民国时期出现清朝僵尸,就挺符合逻辑,出五服没亲属了嘛。


三、明代僵尸也有,多为女僵
影视形象中,清代僵尸大多是穿着清代官服,有时候还有小孩,一大一小一蹦一蹦的。
这里的僵尸是男人形象,但事实上民间传说中的僵尸却大多是女人形象,这也多次出现在荧幕上。
小说里出现的僵尸,同样也是女性居多,比如《鬼吹灯》里就有一段讲绣花鞋的故事,那就是女僵尸留下的,胡八一的祖上遇女鬼,其实那也是一种僵尸,人家是真有棺材,也有珍宝呢。
正常来说,女尸更容易起僵,因为份属阴性,男人则阳刚气更重,与鬼物天生相克,当然,这是封建迷信的说法,不过,这些小说、影视剧,最初不都是从这些封建迷信的传说中脱胎的吗?一脉相承也很正常。
小结:
僵尸主要集中在明清的民间传说中,这也导致了影视形象中明清僵尸居多。
至于说让人印象深刻的清代官员服僵尸,这主要还是因为僵尸道长系列的推广,让人形成固有印象。
但近些年,僵尸的形象非常多样化,不仅有美艳女僵,连秦汉时期的僵尸也信手拈来,这才符合千年老僵的定位嘛!
千年以前,可不就会追溯到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