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酒瓶底的设计以及凹槽深,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真相只有一个。
酒瓶底部凹槽其实是葡萄酒酒瓶在不断发展的历史沿革中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以及制瓶标准不断升级演化的过程而已。
葡萄酒一开始使用陶罐装酒。但是陶罐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不便于运输,很容易在运输的过程中碎裂,从而造成葡萄酒损失。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运输的要求,人们发现用玻璃做成的酒瓶比陶罐要好很多。不但结实耐用而且运输起来方便快捷。
但一开始的时候,玻璃瓶生产及吹制技术还很落后,玻璃瓶形状不一,而且底部不平整导致稳定性差,立不稳当。
另外,做成水平的瓶底,刚生产出来高温的酒瓶一旦接触到温度低的台面,酒瓶就会出现冷缩而裂开的现象。
所以,当时的人们就想到一个办法,把酒瓶的底部做成凹陷的,这样不但接触面小了不易炸裂之外,酒瓶的稳定性也大大提高了,这样更有利于包装和运输。
其实,早在1860年,英国确定了葡萄酒瓶的标准尺寸。一百多年后,20世纪70年代,欧盟制定了详细的葡萄酒瓶标准。
今天,我们看到的特定产区或特定葡萄品种酿制的葡萄酒所用的酒瓶,都是由几百年以来形成的规则和习惯所沉淀下来的。
所以,瓶底的凹槽深不深意味着什么,没有什么神秘和玄机。


最后:
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的那一刻开始,人家的形象工程和文化渗透就做得非常好,非常系统,非常全面,而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正是通过潜移默化、持续不断的教育和输出,让国人对葡萄酒的认知产生了所谓高大上、白富美、高富帅等种种一副高贵、雍容、典雅的的模样和品味。
那么,这种形象的背后,一定是赋予了高价格才能突显其身份和品味。
所以,我觉得葡萄酒的文化和营销模式,真的值得我们国内的各个酒业去学习和思考。
其实,葡萄酒就是一种酒,一种用葡萄酿制的酒而已,没有什么神秘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至于瓶底凹槽,你想咋用就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