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派关羽去华容道堵截曹操,其实是一箭三雕之计,如果派张飞去,就只剩一雕了。


刘备真正具备与曹操、孙权争天下的资格,是在攻取川蜀以后,在此之前,刘备随时都有被灭掉的风险。
赤壁之战时,刘备尽管手里有2万精兵,但他连根据地都没有。
这个时候,把曹操打败即可,但万万不可杀掉。
因为曹操一死,刘备的末日也不远了!
此时的孙权,据有江东之地,要地盘有地盘,要精兵有精兵,还有周瑜、鲁肃、黄盖等高级人才辅佐,可谓是人才济济。
本来曹操在北方的统治就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北方的乌桓、割据辽东的公孙康、西北的马腾等都对中原虎视眈眈。
而且曹操内部也不稳定,朝廷内部有反对曹操的人,曹操此时也没有立世子,这是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一旦曹操被杀,他又没有指定的继承人,内部可能陷入纷争,产生内乱,外部可能趁机大举进兵中原。
这个时候,有能力趁机北伐,攻取中原的,只有孙权,可以挟赤壁之威,一举夺取中原,再一统天下。


而刘备这个时候连根据地都没有,被孙权干掉是很容易的事,到时候别说三分天下不能实现,连刘备一起玩儿完。
诸葛亮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不能让曹操死。
而关羽,正是最佳人选!
关羽的性格傲上而不辱下,除了大耳牛,谁都不服,尤其是吕布死了以后,看谁都像插标卖首的。
对于诸葛亮,关羽自然是没有心服的,这对诸葛亮的指挥是极为不利的。
除此之外,义薄云天也是关羽性格中的主要特色。
诸葛亮深刻地洞察了关羽这个人的性格,断定如果让关羽去华容道,必然由于义气深重的性格而放走曹操。
一旦关羽把曹操放走了,他就会在诸葛亮手中犯下杀头之罪。
这个时候再由诸葛亮放他一马,意义相当于给关羽施加恩情,但这还不足以收服关羽。
诸葛亮料定杀关羽时,刘备、张飞、赵云等人必然求情。
所以,前期必须坚持要砍了关羽,给他心理上的震慑,这是威,后面再因众人求情放他一马,这是恩。
在恩威并施之下,以关羽义气深重的性格,必然心服于诸葛亮,这样一来,诸葛亮就达到了收服关羽的目的。
所以,这件事的幕后动机是这样的:
诸葛亮想收服关羽,而曹操对关羽有恩,曹操又恰好在赤壁之战失败可能被杀,但绝对不能死。
因此,派关羽去华容道堵截曹操,可以达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一雕,关羽会因为曹操对他有恩而放了曹操,诸葛亮达到了保全曹操性命的目的。
二雕,关羽因为放了曹操,犯下杀头之罪,诸葛亮趁机施恩于关羽,达到了收服关羽的目的。
三雕,关羽欠了曹操的人情,让他在华容道把人情还了,以后刘备羽翼丰满时,关羽就不会再对曹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