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候的事(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两次)

   日期:2023-03-30 17:44:31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    评论:0    

历史上“湖广填四川”有两次,一次是元末明初,一次是明末清初,其中又以明末清初的最为有名,移民高潮持续一百多年,移民人口几百万之巨,如今说起“湖广填四川”主要也是指这一次。

 

cript>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候的事(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两次)cript>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候的事(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两次)
 

一、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

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年),湖广、江淮地区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长期战乱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一大批百姓为避兵灾自发入蜀。

 

cript>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候的事(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两次)cript>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候的事(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两次)
 

后来农民起义领袖明玉珍率军入川建立大夏政权,因四川地广人稀,为发展经济,明玉珍出台政策引导湖北百姓继续入川,开始形成规模性的移民运动。明朝建立后,为恢复发展农业,继续鼓励并组织湖广移民入川,从事戍守和屯垦。

元末明初这一系列的移民运动,移民人数不下50万,移民主要来自湖广地区,少数来自陕西、山西、河南,所以习惯称为“湖广填四川”。

二、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背景

民间有个传说,清初“湖广填四川”是因为明末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屠川,把四川人都杀光了,后来清政府才组织湖广人迁入,真是这样吗?

肯定是夸大诬陷,张献忠入蜀引起兵灾是真,但是元末明初四川人民经受的战乱远不止这一轮。

 

cript>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候的事(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两次)cript>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候的事(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两次)
 

明朝末年,全国范围内又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其间张献忠率义军两次进入四川,后来还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

接下来,明军镇压起义军、南明与清朝的对立、大西的抗清战争,包括后来吴三桂作乱,都先后在四川作战,天府之国成了厮杀的战场。同时期又连年天灾,导致“民无遗类,地尽抛荒”,地广人稀、经济衰退,到处都是废墟和杂草。

据记载,清朝初年久经战乱的四川(含如今的重庆),残存人口不到60万。

所以,张献忠入川只是导致清初人口锐减的一个因素,并非唯一原因,“张献忠屠蜀”杀光四川也是站不住脚的。

 

cript>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候的事(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两次)cript>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候的事(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两次)
 

清朝建立后,四川出现了“官虽设而无民可治,有地无赋可征”的可怕局面,于是政府因势利导,出台奖励开荒、缓行土地调查丈量、减免赋税和牛租等政策,鼓励湖广等地百姓向四川移民。

而对于老百姓来讲,早在明末战乱一开始,就有一些人迁到四川居住,清朝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之后,移民到四川有奔头,于是不少人为了谋生自发地迁入蜀地,当然也不排除有政府强制组织批量迁入的。

三、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人数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高潮从康熙十年(1671年) 清政府正式颁布准许外省移民入川的政令后大规模展开,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结束,前后长达105年之久。

这一次移民规模是非常大的,一个多世纪里,移民合计共达623万人,其中川东地区约96万人,川中地区约215万人,川南地区约312万人。

 

cript>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候的事(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两次)cript>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候的事(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两次)
 

而移民祖籍地来源也十分广泛。清末《成都通览》对成都人口结构的记载可以管窥豹,书中说:“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今湖南、湖北)占25%,云南、贵州占15%,江西占15%,陕西占10%,江苏、浙江占10%、广东、广西占10%,河南、山东占5%,安徽占5%,福建、山西、甘肃占5%。

而如今,80%以上的重庆居民都说是移民的后裔。

四、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影响

通过省外移民的辛苦劳作,四川的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发展,至清朝嘉庆年间(1812年),四川人口已增加至2200余万,耕地面积增加至88万余顷,又恢复了天府粮仓的地位。不过,大规模的开荒要地也大量破坏了森林,给生态平衡带来巨大压力。

 

cript>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候的事(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两次)cript>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候的事(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两次)
 

“湖广填四川”的影响力还体现在文化方面。近现代的川渝名人绝大部分都出自移民的后裔,如朱老总的先祖来自广东,陈毅、聂荣臻、杨尚昆的祖先是湖南的,郭沫若是福建移民后代,刘伯承、罗瑞卿的祖先来自湖北等等。

反过来,也正是这些名人效应无形中提升了“湖广填四川”的影响力。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