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以后一定要在脸上盖上白布,很可能死人会“死而复生”这绝对不是迷信,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尘归尘,土归土,人死之后就要入土为安。
但是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医院抢救无效去世的人,要用一块布盖上,出车祸死亡,跳楼自杀的人,也要用一块布盖上。
包括在一些电影,电视剧里,都能看见人死后盖上布的画面。
不少人都不理解,什么人死后要用布盖得严严实实,不能露出脸或者是脚,难道是存在一些迷信的说法吗?
我们村的一位百岁老人, 发表了自己的言论,通过这位老人的口中,了解人死之后,为什么脸上要盖上一块布。
1、古代习俗流传至今
上下5000年历史,中国历经各朝各代,民间一直流传了很多的规矩,比如人死后:亲人的眼泪不能掉在去世人的脸上,人死以后要用白布全部盖起来。
特别是人死以后,要用白布盖起来,这件事情的背后,来头并不小。
话说在春秋时期,吴国的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并且将越王勾践给关入了大牢 。
吴王夫差并没有杀了勾践,而是百般的羞辱于他,吴王夫差旁边的伍子胥,就提醒吴王说:此人不除,一旦回归越国,对于吴国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祸害。
吴王夫差,不仅没有听伍子胥的建议,而且听小人的谗言,将伍子胥赐死。
为了东山再起,越王勾践忍辱偷生,在吴国做了一个普通的马夫。
多年以后勾践重回越国,当上越王 ,举全国兵力,反败为胜将吴国消灭。
吴王夫差临死前说:自己死后,将脸用白布蒙住,自己已经无脸面,在九泉之下面对伍子胥。
如果自己当初听了伍子胥的话,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从那开始, 人死之后就会用白布盖住死去的人。
2、防止出现假死
在古代医疗方面,特别的落后,判断一个人的死亡是从:呼吸、心跳、脉搏来判断的。
假死的人,呼吸,心跳以及脉搏,都是极度的微弱的 ,如果用手去测量的话,根本无法查出任何的生命特征。
在古代,假死的现象经常发生,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他们会延长下葬的时间,把棺材放在家里停放七天,用黄纸盖在死者的脸上。
这种黄纸薄如蝉翼,如果假死的人,他会有很微弱的呼吸 ,盖在脸上的黄纸,会被微弱的呼吸吹得动起来。
这种办法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死亡现象,从古代一直到今天,由原先的黄纸,也变成了一块白布。
现如今盖白布和盖黄纸的这种办法,根本没有太大的用处。
假死现象的人一般的临床办法不是无法判断生命特征,因为假死的人 ,处于深度昏迷 ,如果不是用医疗方面的机器 ,根本无法判断生命特征。
3、保留逝者的最后尊严
当人死以后,就开始发生变化,心脏停止跳动全身的血液失去了动力,受重力的影响下,血管里面的血液就会流向最低的地方。
遗体整个脸色特别的苍白,而且白得吓人,这些遗体在生前,都是比较讲究体面和尊严的人。
死后也希望自己,能够有尊严和体面的离开,不愿意让亲属看到自己的这种样子。
为了不让亲朋好友害怕,保留自己的最后尊严和体面,所以人死之后,就会用白布全部盖起来。
4、防止亲朋好友害怕
在我们农村,人死以后需要在家里停放两三天,这两三天里,家属和亲友需要每天夜晚守灵。
人死后两三天,遗体的脸部特别的苍白,嘴唇发紫 ,眼睛也会凹下去,看上去特别的恐怖,而且在全身,也会长满大小不一的尸斑。
特别是夜晚,如果遗体不用白布盖着的话,亲朋好友看到以后,难免会感到害怕。
为了防止守灵的亲朋好友害怕,所以才会用白布盖住遗体的全身。
5、防止遗体过快腐化
人死后24小时,体内的五脏六腑就开始腐化,一些细菌微生物开始快速地繁衍。
古代没有冰棺,避免遗体过快腐化,他们会在遗体表面上盖上一块白布。
这块白布,能够切断遗体和空气之间的接触,空气中的细菌以及微生物,就无法通过口鼻,进入的腹部,这样可以防止遗体过快腐化。
6、防止病毒细菌传播
有些得疾病去世的人,在他体内有很多病毒和细菌。
这些细菌和病毒,开始快速分解五脏六腑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会从口鼻肛门排出。
这些气体有很多细菌和病毒,会加快遗体腐烂的速度,如果在太平间有其他的遗体,也会受到影响。
盖上白布之后,能防止病毒细菌传播,无论是周围的人还是遗体,都不会被影响。
写在最后: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逃脱,人死之后,之所以盖白布,也是一种从古流传的一种做法。
这种做法并不是一些迷信,而是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盖白布能够及时发现假死现象,也是为了逝者最后的体面尊严考虑。
特别是在夏天,盖白布能够防止尸体腐烂的过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