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火葬极少,几乎没人去选择,大都以土葬为主,王室成员的葬礼更是讲究,女王妹妹之所以火化,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红颜薄命,造化弄人。
- 再反观,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会跟以往的历代君王一样,非常隆重,最终安葬在教堂的地下室。
那么,作为英女王的亲妹妹,同是王室成员,为何会选择“普通人都不选择”的火化呢?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看似不合情理,其实是她内心深处的表达,她这一生,既有不幸也有不甘。
- 我们可以从她的个人经历,窥探到她真实的内心世界,看了或许就能明白:为什么除了家人外,她谁也不信。
说句实话,吸引很多人的注意,确实是玛格丽特的美貌,她跟女王在一起合影,女王都没那么光鲜动人了。
照片里的她,明眸皓齿,那么的芳华绝代,可惜造化弄人,红颜薄命。
出生在帝王家
玛格丽特公主比女王小4岁,两人都是父亲眼里的掌上明珠。
6岁的时候,她们的伯父爱德华八世“为了一位女人”放弃了王位。
作为爱德华八世的亲弟弟,也就是伊丽莎白的父亲一下就当了国王,这也让姐妹俩以后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英国王室的继承规则,伊丽莎白二世成了未来储君,跟姐姐不同,妹妹没有王位的压力,更无拘无束,爱好芭蕾和音乐。
- 总共就这两个宝贝女儿,而未来的王位只有一个,姐姐当了王储,妹妹却只能永远地站在姐姐身后。
父亲想着有所亏欠,所以对妹妹格外溺爱,这也间接导致了玛格丽特成年后张扬的个性。
作为公主,玛格丽特少了继承王位的压力,她有富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找自己喜欢的男人。
玛格丽特公主的初恋
17岁时,他喜欢上了一个离婚的男人,这个男人一开始在父亲身边做待卫。
后来老国王去世了,又在伊丽莎白二世身边做侍卫。被发现时,他们已经秘密交往好几年了。
这位离婚的男人叫彼得·汤森,长得挺帅,在二战中表现神勇,曾自己驾驶战斗机击落了对方11架战机,可谓是战功赫赫。
那段时间,伊丽莎白忙着结婚,父亲也肺病加重,王室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这两件事上,两人的恋情才没有被察觉。
- 直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礼上,玛格丽特为汤森抹去身上的灰尘。
这本是妻子对丈夫才有的小动作,却被刚好被摄影师拍到了。
而后,媒体顺藤摸瓜,还发现了他们更多的秘密,当时成了报刊的大新闻。
虽说这位“为国战斗”的将军神勇,但错在“他结婚太早”,没有再等一等,如果等到玛格丽特出现的时候,说不定真会成为一段佳话。
- 这位将军年龄比公主大10多岁,不仅离过婚,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就这两点,王室和教会说什么都不会同意。
事件被曝光后,为了以防万一,汤森被调去了比利时。
王室也在劝说公主,放下恋情,否则会失去继承权,教会也会开除她的教籍。
刚当女王的伊丽莎白,深知妹妹的性格,主动找她谈心,让她多等两年,自己刚做国王没多久,需要内阁们的支持,现在做不了主。
两人从此分隔两地,公主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社交和酒会上。
两年后,汤森回来了,伊丽莎白也已经和议会周璇好了。
- 只要妹妹放弃继承权,以前该有的待遇,以后同样会有,婚后的汤森也会享受到王室的规格。
然而,这回公主却放弃了,并公开声明不会和他结婚。
一段失败的婚姻
后来,公主又在1958年认识了一位皇家摄影师琼斯,他那“玩世不恭的性格”深深地吸引着公主。
- 经常带公主去乡下住,戴着头盔在乡间小道疾驰,让公主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自由和快乐。
30岁的公主被他迷得神魂颠倒,还决定嫁给他。
然而,他们的性格相像,个性都不妥协,注定了后面的结局。
- 公主认为:男人照相没什么意思,现在你也是王室一员了,应该陪我履行王室义务,经常去参加酒会。
- 而琼斯并不认同:去参加酒会有啥意思,每次你身边围满了很多男士,全是溢美之词,太无聊了,也毫无意义。
后来,琼斯选择逃离了家庭,去了日本和纽约,继续他的摄影事业。
- 时间和距离会拉远两人的情感,虽然两人打长途电话,但通话次数却越来越少。
玛格丽特公主对这样的婚姻,失去了信心,一心一意地沉迷于社交,经常喝酒到通宵达旦。
结交情人,婚姻彻底破裂
之后,公主和“小自己17岁”的园艺师玩到了一起,又被媒体拍到了,这园艺师也不是省油的灯。
看到有记者采访自己,大谈自己和公主很多的交往秘史。
这让王室的形象大加受损,与此同时原来国外的丈夫也趁机回来提出了离婚。
这也让大家把婚姻破裂的原因,归咎于公主的喜新厌旧。
玛格丽特不久后,便患了抑郁症,状态大不如从前,常年的喝酒吸烟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多次中风后,在2002年2月芳魂永逝。
上图:当年结婚时的玛格丽特公主
写在最后
离婚后的玛格丽特,始终孤独一人,她害怕死后还这么孤独,于是希望能跟自己的父母葬在一起。
- 但乔治六世纪念教堂又没有她的位置,于是只能采用火化的方式,让她和自己的父母常伴在一起。
这样的结局,也算是给“孤独的灵魂”有个依靠的地方,不至于那么“落寞”和“无依”。
如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已“老去”。
她的棺椁同样会安放在乔治六世纪念教堂,一家人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