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的前身是一种叫做“撑杆雷”的炸弹,听这个名字,你就能想象这种武器是借一根杆子,将这种炸弹顶出去,达到炸毁敌方战舰的目的。


1864年,奥匈帝国的海军舰长卢比乌斯在“撑杆雷”的基础上上安装了发动机,利用高压气体推动一个活塞工作,带动螺旋桨,使 这种炸弹能在水下航行攻击敌方的战舰。不过由于航速太低,航行距离也很短,无法控制等问题,这个发明没有用于实战。
后来,参与卢比乌斯发明的一个叫罗伯特.怀特的人改进了这个发明,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带动一个单螺旋桨做动力,通过液压阀操纵鱼雷尾部的水平舵控制鱼雷的水下深度,终于在1866年研制出了第一枚可以用于实战的鱼雷。


1887年,俄国用鱼雷向一艘2000吨的土耳其通讯舰发动攻击,并将其击溃,这是人类使用鱼雷的首秀。不过当时的鱼雷,因为没有制导装置,只能叫做水下炮弹,直到二战时期,鱼雷才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战时期,德国在鱼雷上安装了自导系统,使用电能作为鱼雷的动力源,从此诞生了现代鱼雷。现代鱼雷发展到今天,性能越来越强大,新式的鱼雷都带有引导装置,能够自动寻的来攻击目标,还可以自动修正航向,让发射出去的鱼雷不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