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酱油的争议越闹越大,不管是海天酱油的声明,还是中国调味品协会的声明,都是义正辞严地“维护”中国品牌的形象。特别是后者,更提出让海天走法律途径,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所以,对海天酱油提出质疑的人,可要小心了。


一说起酱油的添加剂,我就想起小时候打(买)酱油的事。那时候,合作社(村里的小商店)里的酱油,都是装在一个大水缸里,酱油是黑红色的,上面用一个扁扁的布包盖着,盖子一打开,一股浓浓的酱油的鲜香味道扑鼻而来。现在的酱油,不知为什么任何牌子都没有这股鲜香的味道了。


打酱油的提子,一般都是用半截竹筒做的,提子里面还有一根横着的小木棍,当时人们都很奇怪,为什么提子里要加一根小木棍呢?这算不算短斤缺两呢?那时候也有人为了提子里面的小木棍跟营业员发生争执,但是小木棍一直都没有消失。


打酱油的提子一般有一两、二两、五两和一斤,是按照竹筒的粗细长短来区分的。


那时候的酱油,没有保质期,但是因为没有添加剂,特别是在夏天,几天的时间,里面就会生小蛆,大约有一两毫米长短,如果发现了生蛆,人们也舍不得倒掉,用纱布过滤一下,煮一下继续吃。
也有时候,酱油上面会长出一层“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发霉了,遇到酱油发霉,人们会倒在锅里烧开了再使用。反正就是舍不得扔掉。用现在的观点看,显然是不符合健康要求。但是那时候人们大多没有什么钱,随便浪费东西是不被允许的。


现在买的酱油,不管是简装还是瓶装,都不会生小蛆,也不会长“布”,显然这是添加剂的功劳。
前些日子,有一个报道,说某人买的白醋里面长了好像小海蜇一样的东西,大呼白醋的质量有问题。其实他不知道,在过去,白醋里面长“醋蛾子”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长醋蛾子,才不正常。那个人买的白醋长了醋蛾子,正说明他买的白醋是正宗的酿造白醋,而且添加剂很少,是真正的好醋。


虽然说现在的酱油里面永远不会生小蛆,也不会长“布”,但是味道远远比不上过去的酱油好吃,所以我还是怀念那时候的酱油和醋。


吃过过去的酱油的朋友,你们说我说得对不对呢?为什么提子里面要放一根小木棍呢?
我不吃海天酱油,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它,就是一个购买习惯的问题,吃惯了哪个品牌的酱油,总是坚持购买这一品牌,没有其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