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曾国藩纳妾的理由是什么,曾国藩为什么纳妾

   日期:2023-03-30 19:41:23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3    评论:0    

861年,一向不近女色的曾国藩,突然在51岁时,纳了一位18岁的小妾,还逼着小妾每晚为他做一件事!

众人嗤之以鼻,纷纷骂曾国藩是“伪君子、假道学”, 殊不知,执意娶妾,恰是曾国藩的保身之道!

提起曾国藩,熟悉近代史的人,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出身农家,虽从小勤奋好学,却资质平平、连考七次才考中秀才。

他性格豪爽、为人正值,仕途正好之际,却接连得罪了皇帝和京城政要,被“罢官夺权、赋闲在家”。

遍尝冷遇之后,他痛定思痛,心性大变,终成“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千古第一完人”。

cript>曾国藩纳妾的理由是什么,曾国藩为什么纳妾cript>曾国藩纳妾的理由是什么,曾国藩为什么纳妾

而助他逆袭成功的一大法宝,就是自律。

曾国藩的自律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让很多人望尘莫及的,就是曾国藩对女色的自律。

在当时人看来,三妻四妾是官员们的标配,但曾国藩从始至终只有妻子欧阳氏一人,从未想过纳妾,即便他的妻子欧阳氏长相平平、还常年生病。

更令人称奇的是,曾国藩虽有七情六欲,却逼迫自己从中年开始戒色,甚至刻意控制不与妻子亲近。

曾国藩为什么要“戒色”?

这就不得不提到,曾国藩在做京官时的经历了。

一天,曾国藩到好友汤鹏家做客,推杯换盏之际,他突然瞧见了汤鹏的两位小妾。

这两位小妾生得是花容月貌、婀娜多姿,曾国藩顿觉眼前一亮,连心情也跟着舒畅了不少。

自然,酒也喝了不少,言语、行为也跟着放肆了起来。

汤鹏看到自家姬妾,遭朋友这么调戏,不禁怒气上涌,对曾国藩冷嘲热讽了一番。

回到家中,曾国藩想起在好友宴席上的种种做法,顿时羞愧不已,决定痛改前非、下次再也不这样了。

“截断根缘,誓与血战一番”。——《曾文正公文集》

可没过多久,曾国藩一看到“美女”,就把立过的誓言统统抛到脑后了。

在日记中,曾国藩详细记载了“与自我斗争”的经过。

cript>曾国藩纳妾的理由是什么,曾国藩为什么纳妾cript>曾国藩纳妾的理由是什么,曾国藩为什么纳妾

一次,曾国藩应邀参加同学的团拜。由于所拜之家家境富裕、姬妾众多,曾国藩忍不住左顾右盼、爱慕之心油然升起,“是日,目屡邪视、耻心丧尽”。

当他回到家中,看到妻子病歪歪的样子,心里顿时产生了落差,因此“入夜心情不畅,又厌闻呻吟声”。

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曾国藩撂下病中的妻子,到朋友家去了,这一去,就是一夜,“更初才归”。

整日沉迷于酒色美食,曾国藩发现自己的学问功夫大减。

之前,听别人谈论学问,他甘之如饴,如今听到别人讲学,他只感觉隔膜不入。

再加上,曾国藩的行为为自己惹了很大的麻烦,就连最要好的朋友,也不肯请他到家中吃酒了。

为了将来有更大的作为,也为了重新树立自己”道学家“的形象,曾国藩决意要限制自己的情欲。

曾国藩是怎样“戒色”的?

曾国藩的方法很简单,只有三招:

一、写日记、日日反省自己

晚清很多官员都有写日记的习惯,而曾国藩的日记,无疑是其中“最另类的”。

他的日记,很多时候都在骂自己。

比如,曾国藩如果白天朝哪个美女多看了两眼,晚上就在日记中,痛骂自己“真禽兽也!”

而如果哪天曾国藩动了色心,和妻子行了房事,他会在日记中,骂自己“可耻、可恨”。

cript>曾国藩纳妾的理由是什么,曾国藩为什么纳妾cript>曾国藩纳妾的理由是什么,曾国藩为什么纳妾

“三月初二日,闺房之内不敬。去岁誓戒此恶,今又犯之,可耻,可恨!竹如来,久谈。久不克治,对此良友,但觉厚颜”。

头脑清醒的时候,他也会在日记中,谆谆告诫自己:既然身体不好,那就更该节欲,否则就是大不孝。

“明知体气羸弱,而不知节制,不孝莫此为大”。

在日复一日的痛骂和反省中,曾国藩终于让理智战胜了私欲。

二、让自己忙起来

一个人一旦忙起来,是没有时间伤春悲秋、也没有时间风花雪月的。

而曾国藩几乎将自己一天的时间全安排满了。

比如他在早年时,曾制定“修身十三条”,其中每天必做的事有:静坐片刻、读史书10页、保身(节欲、节劳、节饮食)、养气、写日记、与人交谈、习字、作诗等。

在做这些事时,他还要求自己做到态度恭敬、专一不杂,一书不读完、不看其他书,时刻谨言慎行,入夜之后不出门等等。

这些事在我们今天看来,一星期能干一遍就不错了,但曾国藩却是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处理完政事后,坚持做完,这不仅考验一个人的毅力、更考验体力啊!

曾国藩用这样的方式,逼着自己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修身养性上,每天过得充实无比,哪还有心思想别的呢?

三、夫妻分房睡

为了斩断自己时时蠢蠢欲动的“情欲”,曾国藩干脆和妻子分房睡。

欧阳氏以为曾国藩是嫌弃自己年老色衰,便多次提出要为他纳一房小妾,可统统被曾国藩拒绝了。

当百官们听闻曾国藩的“戒色”事迹时,皆称赞他为“道德楷模”,有古君子之风。

可就是这样一位当代君子,却在51岁时,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纳妾。

曾国藩51岁时,为什么要纳妾?

要说,纳妾这事,在古代并不稀奇。

但奇就奇在,纳妾的人是曾国藩,而且他纳妾的地点在军营,纳妾的时间,距离咸丰皇帝驾崩还不足百日。

1861年10月,得知哥哥想要纳妾,曾国藩的三弟曾国荃主动为他介绍了一个,可曾国藩远远看了一眼,便立刻回绝了,原因是此女“体貌颇重厚,特近痴肥”。

过了没多久,曾国藩手下的一位亲兵韩正国,又带来了一个年仅18岁的女子陈氏,曾国藩见此女样貌清秀、还能读书识字,很是满意,当下便命人将陈氏接入府中,行了妾室礼。

“旋韩正国在外访一陈姓女子,湖北人,订纳为余妾,约本日接入公馆。申刻接入,貌尚庄重。习字一纸。中饭后,陈妾入室行礼。”

曾国藩纳妾的事一传出,朝野上下顿时炸开了锅:

大行皇帝驾崩还不足百日,所有在朝官员本该禁止一切娱乐活动,杜绝婚姻嫁娶之事,你曾国藩素日里总以“道学家”自称,如今,竟在国丧期间、军营里纳妾,简直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除了私下谩骂外,为此事弹劾曾国藩的奏折,像雪花般飞进了紫禁城。

俗话说:饮食男女,食色性也。

曾国藩顶着巨大的压力纳妾,真的只是变了心性、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吗?

当然不是,曾国藩可是有大智慧的人。

第一、为了挠痒。

看到这个原因,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可笑,但这却是曾国藩对自己纳妾的公开解释。

在得知曾国藩执意“顶风作案”时,湘军水师统帅彭玉麟立即火冒三丈,抽出宝剑,冲进了曾国藩的府中,直言要把“祸首”韩正国给砍了。

见此情景,曾国藩赶紧将彭玉麟拦下,并费尽口舌解释了一通,核心思想就一句话:纳妾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她给自己挠痒。

原来,曾国藩自35岁起,就得了一种皮肤病——牛皮藓。

随着年岁渐高,他的牛皮藓症状越来越严重,在曾国藩的日记中,经常能看到:“三更睡,癣痒,竟夕爬搔,不能成寐”、“二更三点睡,癣痒,不甚成寐,”的记载。

而且,除了四肢,曾国藩的脸上、头上、脖子上都长满了牛皮藓,一入夜,便奇痒难忍,严重影响工作质量和生活品质。

“癣疥之疾未愈,头上、面上、颈上并斑驳陆离,恐不便于陛见,故情愿不考差……”

到了军营后,繁重的军务让曾国藩的癣疾更严重、发作的也更频繁了,以致于他经常对友人抱怨说:“余遍身生疮,奇痒异常,极以为苦,公事多废搁不办”,严重的时候,他连笔也握不成。

当时,欧阳氏正在老家养病,不便来军营,曾国藩思来想去,便想纳一个小妾,一来晚上可以为自己挠痒,缓解一下奇痒的痛楚;二来可以为自己读书执笔。

既然曾国藩纳妾有正当的理由,那他为什么早不纳妾、晚不纳妾,偏要选在先帝驾崩的百日之内呢?

这就得提到曾国藩的另一番考量了。

第二、为了向朝廷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在曾国藩纳妾的时候,我们先看一下当时朝廷上发生了什么。

1861年8月,咸丰皇帝驾崩,9月,慈禧就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了“辛酉政变”。咸丰皇帝留下的八位顾命大臣,或被杀、或被流放、或被革职,总之,没有一个善终的。

自此,年仅27岁、又富有野心和政治手腕的慈禧太后,正式开始“垂帘听政”。

对政治异常敏感的曾国藩,迅速做出了判断:慈禧这个女人惹不起,想为国为民做一番大事,一定要先取得她的信任和支持。

但他远在安庆,该怎么做,才能让慈禧快速明白自己的心意呢?

在国丧期公然纳妾,既能表明自己的立场:我不是先帝的死忠粉,也不是顾命八大臣的拥护者,还能给慈禧故意留下一个把柄,让她觉得可以拿捏住自己。

这样一个一石二鸟之计,亏得曾国藩能想得出啊!

也许是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䜣刚发动了辛酉政变,为了稳定人心,所以,对曾国藩这种明显“大逆不道”的行为,竟然就装着没看见。

第三、为了让慈禧放心。

光表明立场还不够,曾国藩还得让慈禧对自己放心。

那当时,慈禧对曾国藩能放心吗?

答案是否定的。

曾国藩身为汉臣,却有一只战斗力强悍的“私人武装”——湘军。

曾国藩为官多年、不仅官声甚好,而且交际广泛,朝中很多重臣、甚至许多封疆大吏都是他的故旧或门生。

像我们熟知的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胡林翼等人,都与曾国藩有交。

功高震主,一直是权臣的大忌。

早在1854年,曾国藩就吃过这亏。

当时湘军刚攻克武昌,咸丰帝大喜过望,就想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可大学士祁隽藻的一番话,立即让咸丰帝改了主意。

他说:“曾国藩一个小小的侍郎,竟能在老家拉起一支十几万人的队伍,任其发展下去,恐非国家之福!”

“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

之后,曾国藩的官衔便一直是“兵部侍郎”。

如今,慈禧当政,曾国藩要想活下来并活得好,只能适当自黑,自毁阵营。

果不其然,曾国藩纳妾后,先是他手下的将领大闹帅府,然后朝中大臣纷纷识破曾国藩的“真面目”,转而弹劾他,就连一向仰慕他的左宗棠,也痛骂曾国藩为“假道学”。

这样一来,慈禧就对曾国藩放心了:虽然曾国藩手握重兵,但经此一事,这些军人,并不是从内心里尊敬曾国藩;虽然曾国藩故旧遍天下,但他口碑骤减,这次弃他而去的人也不少。

慈禧终于感受到了曾国藩的“诚意”。

同年12年,慈禧太后正式下旨,命曾国藩督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省的军务,而且四省的巡抚、提督之下,都要受曾大帅节制!

次年1月份,曾国藩又荣升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

至此,朝中才有人看清了曾国藩执意纳妾的真实用意。

只可惜,曾国藩相中的佳人,却红颜薄命,只陪伴了他不到两年,就香消玉殒。

总结:

曾国藩年轻时,曾立志做“圣人”,所以,他既看不惯皇帝的怠政、也看不惯官场的虚伪、圆滑和狡诈,一腔热血上来,就怼天怼地怼皇帝。

结果,皇帝气得要杀他、同僚气得远离他,下属气得不配合他,而这,对曾国藩来说,还不是最惨的。

不久,曾国藩被夺权罢官、一撸到底。

丁忧在家的两年里,曾国藩痛定思痛,终于想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所谓大柔非柔、至刚非刚。

那些他看不起的虚伪、圆滑和狡诈,正是官场所必须的生存手段啊!

只有和光同尘,才能调动起各方面的力量,为国、为民做更多的事。

所以,曾国藩不是清官,却做了很多清官难以做成的大事。

就像他国丧期纳妾,污名满身又如何?

这样“内清而外浊,内方而外圆”的曾国藩,才是一个真正的“圣人”啊!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