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北周都城在哪里 北周的都城是哪里

   日期:2023-03-30 21:12:25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    评论:0    

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北周(公元557年—公元581年)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之一,关陇贵族、八柱国之首的宇文氏取代西魏拓跋氏而建立的政权,西魏时期宇文泰掌控朝政和军队,其子宇文觉在宇文护(宇文泰之侄)拥立下,逼迫西魏皇帝(拓跋廓)禅位,自立为国。

北周政权的国号以宇文觉的爵号命名为“周”,为区别之前的西周、东周,史称:北周,又因是宇文氏所立,别称:宇文周。北周都城为长安,仍然以西汉未央宫为皇宫。

cript>北周都城在哪里 北周的都城是哪里cript>北周都城在哪里 北周的都城是哪里

北周宇文氏,鲜卑族人,关陇贵族,八柱国之首,实际控制着西魏拓跋氏的三位皇帝,那么北周的历代皇帝又会怎样呢?

北周的第一位皇帝——宇文觉,宇文泰嫡长子,公元557年在位。年仅十多岁的宇文觉在其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受西魏拓跋廓禅让即位,自称周天王,宇文觉称帝后意图亲自执政,与实际控制北周大权的宇文护发生冲突,宇文护谋划废立之事,宇文觉被逼逊位,不久后被宇文护杀害。

北周的第二位皇帝——宇文毓,宇文泰庶长子,独孤信之婿,公元557年至公元560年在位。公元557年,宇文护废黜北周的第一位皇帝,迎宇文毓继位。宇文毓知书达理,宽仁远度,崇尚文儒,治国有方,深受群臣拥戴,宇文护无法控制宇文毓和朝政之后,密令手下在皇帝的食物中下毒,公元560年,宇文毓英年早逝。

至此,宇文护已经弑杀了三位帝王,即:西魏末代皇帝拓跋廓、北周第一位皇帝宇文觉、北周第二位皇帝宇文毓。

北周的第三位皇帝——宇文邕,宇文泰第四子,公元560年至公元578年在位。宇文毓在弥留之际遗诏传位宇文邕,权臣宇文护忌惮关陇贵族和八柱国的威势,只能遵旨,立宇文邕为帝。

宇文邕即位之后,吸取前两位兄长的教训,审时度势,韬光养晦,表面上极力尊重和迎奉宇文护,实际上却是隐忍以行,默默地承受,静静地等待,在隐忍中寻找和等待时机。

公元572年,宇文邕在隐忍了十二年之后,终于等到了机会,诛杀宇文护,结束了宇文护垄断了十多年的北周政权,实际掌握了北周朝权。

宇文邕独掌北周大权后,倡导节俭,推行均田制,广辟农田,兴修水利,促进生产,恢复经济,稳定社会。

在推行均田制,恢复经济的同时,改革府兵制,扩充府兵,把府兵的控制权和指挥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在宇文邕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下,北周的国力和军事实力迅速提升。

公元577年,北周灭北朝齐,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自北魏分裂之后数十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所以自行‘均田’,而经济上贵族与庶民的不平等取消;自行‘府兵’,而种族上胡人与汉人的隔阂取消。北方社会上两大问题,皆有了较合理的解决。中国的农民,开始再有其地位,而北周亦遂以此完成其统一复兴的大任务”。

公元577年,统一北方之后,北周的百姓生活安康,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已经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基础和条件,此时的宇文邕没有急于向南扩张,而是向北征伐突厥,大概是为南征扫除后顾之忧吧。

公元578年,宇文邕亲征北方的突厥,北伐途中染重疾,只得返回京都长安,弥留之际遗诏长子皇太子宇文贇继位,宇文邕英年早逝,谥号为武皇帝,史称:北周武帝。

假设北周武帝不是英年早逝的话,很有可能在清除北方的后顾之忧以后,征伐南朝,统一天下。

北周的第四位皇帝——宇文贇,宇文邕长子,公元578年至公元579年在位。宇文贇即位之后,未能继承武皇帝宇文邕的遗愿,反而营造宫室,穷奢极欲,沉迷酒色,荒淫无度,滥杀无辜,滥施刑罚,无心朝政,无心安民,北周国势日渐衰落。

公元579年,宇文贇禅位年幼的太子宇文阐,由于纵欲、嬉游无度,于公元580年病亡。

北周的第五位皇帝——宇文阐,宇文贇长子,公元579年至公元581年在位。年幼的宇文阐登基之初朝权实际上由宇文贇掌控,宇文贇病亡之后,朝权由左丞相随国公杨坚控制,文武百官均听命于随国公杨坚。

公元581年,宇文阐被迫禅让帝位于杨坚,同年被害,卒年不足十岁,北周灭亡。

“周自宇文觉篡位,五主,二十五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