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不是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不是一家。
农商行和农信社确实有关联的地方,但又有不同的地方。


我们先来说一下农商行和农村信用社相同的地方以及一些关联性。
农商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定位其实都主要服务于县域以下经济以及农村农民。
所以我们看到农商行和农村信用大多都主要开在那些县城或者乡镇里面。
而且农商行和农村信用社本身就是一脉相承的。
在2000年之前,农商行是不存在的,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很多农商行都是从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很多农商行的前身其实就是各地的信用社。
信用社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金融组织,是由农民自愿入股组成的农村金融合作社,在最开始的时候,农村信用社数量非常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上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信用社,当时农村信用社数量甚至达到8万个以上。
后来在70年代到90年代,农村信用社又陆续进行了一些改革,先是由农业银行代管,后来又开始恢复自主管理。
在摆脱农业银行的管理之后,1996年我国首次提出了设立农村合作银行的设想,直到2003年4月,我国第1家农村合作银行,浙江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正式挂牌成立。


到了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试点方案》,方案确定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目标,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将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这跟普通的银行没有什么区别;
第二种模式是在农村信用社现有基础上,建立县级联社一级法人结构和县乡镇两级法人结构;
第三种模式是组建农村合作银行;
这三种模式一直沿用到现在,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很多农村信用社都逐渐转化为农村商业银行,剩余的农村信用社未来也会逐渐转化为农村商业银行。
而且这三种模式的农村信用社虽然独立运营,但实际上目前都属于同一个系统,那就是各省的农信系统。
也正因为农村信用社以及农商行一脉相承,而且都属于各省的农信系统,以至于很多人一直误以为这两类银行都是同一家银行,但实际上并不是。
农商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区别:两者的性质不一样,股东结构不一样,治理结构不一样等。
1、两者的性质不一样。
农村信用合作社,从性质上来说,它跟原来的性质差不多,它是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其性质是股份合作制。
而农村商业银行则是按照商业银行的规范来运营,属于股份制有限公司。
2、股东结构不一样。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股东主要由社员构成;
而农商行的股权结构就比较复杂,既可以是当地的农民,也可以是当地的工商户以及企业。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各地农商行的股东基本上都是当地比较知名的企业,个人股东相对比较少。
3、治理结构不一样。
农村信用社治理模式很简单,就是在省联社统一指导下,由社员自主管理,自负盈亏;
而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比较规范,采用的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设立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农村商业银行最高权力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