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大塘镇大塘村,挖掘机、牵引车拖着农机设备在农田里轰轰作响,工作人员正对超千亩高标准农田进行耕作前处理。
“高标准农田建设最大的受益者是老百姓,施工队力争保质保量如期完成田间施工任务。”佛山市三水伟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伟柏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抢抓施工黄金期,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配套修建水利设施和道路,让粮田变良田,守护粮仓菜篮。
伟柏公司是大塘镇属国有企业,日前该公司与大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达成合作意向,承租大塘村各村队集约土地1129.4639亩,将采用与第三方合作模式种植水稻,打造成连片集约超千亩高标准农田种植合作项目。这是大塘镇属国企首次开展大规模种植水稻业务,也是佛山市首例国有资本投资参与超过1000亩的种植项目。
大塘镇国资佛山市三水伟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大塘村村委签署《连片集约超千亩高标准农田种植合作项目》协议。
“集约化农业是未来发展方向。”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市场”的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一体化经营模式,助力大塘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高标准农田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撬动民间资本推动高标准农田与地方产业加速融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田建设注入新活力,大塘镇正在创造更多可能。
“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农民收入。希望这次合作项目能够尽快落实,为村民带来实打实的收益。”谈及超千亩高标准农田种植合作项目,大塘村村委书记林湛全掩饰不住脸上的笑意。在他看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全面盘活农村低效用地,小块并大块、三角变方块、零散成集中,更有利于推动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土地利用的提质增效。
大塘村村委书记林湛全与大塘村各村民小组共同商讨1000多亩土地的发包事宜。
据了解,大塘村民小组户籍人口约2300人,常住人口约1200人,常住人口中青壮年占比不到30%,且大多是大塘工业园上班。林湛全说,村里老一辈农民已难以保证粮田“精耕细作”。“分散式经营农民要用零售价才能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仅此一项,个体农业就比规模农业的成本要增加20%以上。”林湛全算了一笔账,更加笃定如果村里能建设好高标准农田种植项目,成本肯定更低,收益肯定更高。
据介绍,大塘村零散粮田完成整治后,土地将由伟柏公司流转建设,在双方的经营下打造成为广东幸福田园乡村振兴农业创新园,以产业联动提升区域竞争力,完善产业链,促进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同时,项目也将为耕地保护政策中社会资本、农村集体、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提供试验和探索价值。
大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也是“高标准农田”连续“现身”中央一号文件的第12个年头,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广东省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推动乡村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生是一门重要课题。”上述负责人表示,遵循“盘活存量、优化结构、连片开发、提高效率”的总要求,大塘镇将通过国资助力农村“三资”管理改革,创新土地连片开发方式,大力推进大塘村土地集约化连片开发改造工作,探索一条推动乡村振兴的奋进之路。
三水区大塘镇大塘村土地发包示意图。
一片高标准农田将托起新的希望。据透露,以大塘村村民小组土地集约发包项目为试点,大塘镇将对各村民小组土地利用及设施等现状提前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积极争取获得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为邓塘洲村、镇郊村、新莲塘村等1700余亩即将到期土地提前谋划,确保实现集约项目的科学发展,推动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加快推动乡村统筹高质量发展。
【撰文】李周秦 王伯乐 王梓遥
【作者】 李周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