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筹备已久的婚礼,一个电话就给搅黄了。浙江杭州的张小姐,原本计划10月底举办婚礼,婚礼前夜却接到酒店的来电。
酒店方说:
酒店只收到1万的定金,还有余下的11万没有收到,如果不全部付清的话,明天的婚宴就无法举办了。
听到这个电话后,当晚正在试婚纱的张小姐也是一脸的懵:
明明12万已经全部支付了,为什么酒店说没有结清呢?这个钱又去了哪里呢?
整件事情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以前常听老人说,人生有三件大事:读书,结婚,生孩子。
所以,婚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双方家庭都会再三筹备,这位浙江杭州的张小姐也不例外。
张小姐和未婚夫提前一年就把酒店选好了,因为选的日子比较好,加上酒店又是当地豪华的酒店,怕晚了订不到。
所以从去年10月份开始,张小姐和自己的未婚夫多次去实地考察。对酒店的装修和各方面的服务都非常满意。
但很可惜酒店对于这样的提前预约,却没有给出任何的优惠。
他们期间也换了一个酒店业务员,结果还是一样,正当张小姐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
对方称可以在价格方面帮他们一起和酒店谈,张小姐正苦于抉择“要不要选这个酒店”时,这样的电话无疑是雪中送炭,于是就同意他们过来看看。
没一会儿,几个人坐着一辆汽车来到了酒店,经过三四轮的谈判,最终把婚宴的价格谈妥了,接下来就是签合同环节。
2021年11月底,张小姐拿到合同时看到乙方是某管理公司,并不是自己办婚礼的酒店,在连续追问之下,才知道那天和酒店协商的是某婚庆公司的员工。
- 张小姐当时留了一个心眼,乙方既然不是酒店,就坚决不同意签合同,但为了尽快解决婚宴酒店的问题,张小姐再次找到了酒店协商。
说自己只跟酒店签合同,不跟第三方签合同,当时除了酒店的销售,还有两个婚庆公司的代表:
他们称这是行业里常见的方式,只有通过第三方跟酒店签合同才能享受优惠的福利。
当然,这样的方式也方便酒店的业务员拿佣金,而且他们婚庆公司和酒店是签有合同的,但张小姐却一直没看到。
- 经过几次的沟通劝说,张小姐渐渐放下了戒备,当时酒席的价格定在了12万,并且和婚庆公司签订了合同。
在签合同的时候,酒店的销售也在身边,之后张小姐分4次向婚庆公司支付了款项,并把付款截图发在了几个当事人建的群里。
本以为可以顺顺利利地结婚,结果酒店来了电话,只承认婚庆公司给了酒店1万元的定金,要想顺利举办婚宴就要把剩下的全部付清。
- 听到这里,张小姐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个婚庆公司怎么这么不靠谱,立马打给了当时跟自己对接的人;
- 然而对方既不接电话也不回短信,这让张小姐顿时心生疑惑。
联系不上婚庆公司,不光婚礼办不成,明天的婚宴也办不了,请帖都已经发出去了,这箭在弦上的事,说不举办那是“面子和钱都没了”。
- 而后才发现婚庆公司早已经人去楼空了,物业说这婚庆公司都关门好几个月了,这几个月像你们一样的追讨者,来了好几波了。
而张小姐没想到的是,跟她同样被这家婚庆公司“放鸽子”的新娘,一共有30多位,数额都在2-10万不等,都是因为想省点钱而上当受骗。
张小姐后来联合其他的姐妹们,一同向杭州警方报了案。
那么婚庆公司属不属于欺诈呢?
这事查起来也有些麻烦:
如果和张小姐签订合同之前,就做好了跑路准备,那肯定确定无疑了。
但如果是之后因为单方面经营不当倒闭了,那么就不是欺诈,只能说婚庆公司没有履行合同,违规了。
当然,在张小姐的阐述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酒店的销售人员也参与了其中,那么酒店要承担责任吗?
这还要看销售人员是否有和婚庆公司共同计划欺诈的行为,如果不能证明的话,那酒店也没有责任,因为酒店没有过错,和张小姐签合同的并不是酒店。
其实,近年来因为疫情的原因,婚庆相关的行业因为经营不下去,跑路引起的纠纷并不在少数。
- 2020年5月,郑州某花轿婚纱摄影跑路,导致有的顾客丢了定金,有的客户拿不到拍摄的影像资料;
- 2020年6月,北京某婚礼定制公司关门跑路,涉及未履行的合同金额达到上百万;
有位网友说,当初花了1万元请婚庆公司负责婚礼布置,当天竟然跑路了,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婚礼现场。
眼看吉时已到,只能仓促重新请主持人,婚礼才举办下去,美好的婚姻现场全让这个无良的商家毁了。
也有网友支招:
- 其实酒宴和婚宴应该分开,婚庆公司只能负责策划和实施,宴席还得由酒店举办,而且只交定金,办完婚宴,结束三五天之后跟酒店结清款项。
- 同时应该拟有两份合同,一份是酒店的婚宴合同,另外一份是婚庆合同的合同。
写在最后:
其实,以上这些都是过来人的一些共识:
如果该事件中张小姐能够提前预备好,不被当时的优惠价格迷惑的话,也不至于现在吃了大亏,不知道向哪里求助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