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是生肖猴。
与猴相关的一些成语中,有很多是非常有寓意的。比如“朝三暮四”这个成语就跟猴子有关,在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养猴的人,因为养的猴子太多给自己造成了经济负担。所以他想限制猴子的食物,就对猴子说早上给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猴子听完后非常生气。直到他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的时候,猴子才很高兴。朝三暮四的由来,表现了猴子要比普通的动物聪明一些,然而毕竟还是畜类,聪明也是有限的。
猴在二十生肖时辰中占申时(下午的三点到五点),此时夕阳西下,群猴下山觅食,最是活跃,所以古人把猴子跟申时对应。
文学作品中给人印象最深的猴子形象就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了,孙猴子本领非凡,曾经可以大闹天宫。猴子在天宫有个职位叫弼马温,这个名字是否有其来意呢?在古代医书《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养马的人家,在马厩中养一只母猴,可以有效避免马生瘟疫。所以猴子有避免马瘟的作用。谐音便是弼马温了。


猴与侯同音,所以人们常常用猴子来寓意封侯,表示升官之意。另外猴子喜欢吃桃子,神话传说中吃桃子可以延年益寿,所以猴子和桃子在一起,往往寓意吉祥长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