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棚里忙完,又赶到羊圈里,这些天,新疆轮台县阳霞镇哈尔墩村阿卜拉牛羊科技养殖合作社理事长阿卜拉·伊斯马伊力特别忙。除了喂养牛羊,他还要忙着将牛羊迁入村里新建集中养殖小区的事。
“去年出栏肉牛100多头、羊2500只,销售额450万元,合作社吸收14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工资3500元,9户养殖户均分红1500元。”2022年除去社员分红,合作社纯收入30万元,而最让阿卜拉高兴的是,合作社带动村民增加了收入。
此前,哈尔墩村村民零散养殖牛羊,规模小、成本高、收益低。为了提高养殖效益,村“两委”经过走访调研,由阿卜拉牵头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养殖户”的发展模式,引导村民将零散养殖的牛集中托管到合作社,采取“订单+零售”模式扩宽销路。
哈尔墩村的养牛专业合作社(央广网发 轮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实践证明,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模式往往面临“单打独斗”、势单力薄的困境。合作社则可以完成小农户难以完成的投入、管理、经营等市场活动,组织小农户抱团闯市场。
对此,村民喀哈尔·热衣木深有体会:“把牛羊交给合作社托管的好处很多,既有分红,还能外出挣钱,合作社的技术、信息和销售渠道等不是个人所能比的。”
牛羊集中托管服务促进了养殖业的提档升级,而哈尔墩村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又给村民增加了一条增收渠道。
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占地12亩,现有10个种植大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帮助村民就业增收。2022年基地生产黑木耳2.4吨,销售总额24万元,为58户群众分红15万余元。
村民阿米那姆·喀迪尔去年从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分红9000元,这让她非常高兴:“分红是分红的钱,在这里干活是干活的钱,关键还是学到了黑木耳的栽培技术,开心得很!”
“合作社、公司富了,村民们也受益。”哈尔墩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艾力·托乎提说,村里还创办了酸奶厂,将成为助农增收的又一产业。此外,还将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建设白杏交易市场和电商服务站,规划引进社会投资建设“巴扎”综合体、宾馆、仓储物流等商业主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我们着力构建全链整合、统分结合的经营体系,创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紧密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阳霞镇副镇长艾克拜尔·热依木说。
哈尔墩村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促进农业增效,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小农户”融入“大农业”,“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管”出农业发展好效益,闯出了农民致富新路子。(陈彦强 李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