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是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的核心利器。近年来,济南市全力打造“泉水人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龙山小米、章丘大葱、平阴玫瑰屡次在国际展会上“摘金夺银”,摆上大江南北的百姓餐桌,其背后离不开新科技自主创新和先行先试。在政府和龙头企业引导下,广大农民的科学素养也在持续提升,降肥减药、标准种植逐渐成为共识,数字农业、智慧农机已经照进现实,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日趋凸显,创新已然成为济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新种苗繁育卖“产品”变卖“技术”
眼下,甜瓜迎来丰收时节,走进章丘区高官寨街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甜,大棚里肥硕的甜瓜、蜜瓜挂满枝头。42岁的张林桥,正在测量不同品种的甜瓜糖度。
作为章丘最大的甜瓜种苗供应商,近年来,山东东方骄子种苗有限公司以做大做强甜瓜特色产业、带领村民增收集体增效为己任,联合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在种源研发、培育、推广上下功夫,从品种单一发展到现在的十几个优良品种,与40多个农民合作社、60多个瓜菜基地的8000农户通过种苗供应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景甜5号、博洋9号、西州蜜……酥脆香甜、爽口多汁,小甜瓜以优异的品质赢得市场,夺得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为街道赢得了“山东富硒甜瓜第一镇”的荣誉。
先进种苗技术就是现代种业的芯片。章丘作为农业大区,一产增加值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全市占比近四分之一,同时拥有1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多家实力雄厚的种业企业,种质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在刁镇街道伟丽种苗有限公司的嫁接工棚内,3台隆隆作响的新型嫁接机正在工人的操作下快速运转着。
“通过区农业农村部门的政策扶持,我们研发引进了3台新型嫁接机,该类机械突破了国际普遍的平面嫁接流程,创新性使用了立体旋转嫁接,效率可达人工的2-3倍。”伟丽种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丰建介绍道。
作为一家集育、繁、推于一体的种苗企业,伟丽种苗还探索配备了“自动传感系统”,对棚内的温度、湿度等植物生长所需因素进行数字化全天候监测,有效提升了育苗的质量和效率。
目前,伟丽种苗年育苗能力可达1亿株,嫁接苗数量达7200万株。凭借过硬的品质与成熟的技术模式,“伟丽模式”已先后推广到甘肃、海南等多个省份,累计带动农民增收超100亿元。
种业要发展,企业是中坚。为帮助种苗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区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全力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与各企业进行调研座谈,了解其用地、设备、资金等需求,积极对接区自然资源局、协调章丘各街道(镇),为企业提供土地支持;依托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利用专项资金为种苗企业引进专业机械;并聚焦省级特色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平台项目和现代种业振兴项目,指导企业高标准发展、严要求申报,为章丘种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为提高章丘育苗能力,章丘区农业农村部门在北部高官寨、刁镇、黄河等街道探索打造“种苗高地”,依托甜瓜、大葱、种苗三大产业科创团队,以伟丽种苗、东方骄子等种苗企业为实施主体,先后探索出“双断根法”“双蔓整枝法”等种苗嫁接法、双通风“鸭嘴”棚等棚型,产出种苗的效率及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除提升育苗质量外,蔬菜瓜果品种的自主研发是种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由章丘自主研发的瓜果品种已达10余个,由章丘种苗企业自主研发的甜瓜品种“珍田小蜜”“威龙7号”、西瓜品种“红灵”“金麒麟”等已在山东、河南、北京、新疆、海南等地区规模化推广,深受群众与园区基地种植者的钟爱。
下一步,章丘区农业农村部门将统筹农作物、果蔬、畜禽协调发展,聚焦区域优势特色物种,着力改善种业基础设施条件,择优支持种业领域相关企业,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以项目为引领,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种业投资管理机制,整体提升种业发展水平,在打造“北方种业之都”工作中展现章丘作为、章丘担当。
“新模式”推广从“规模化”到“标准化”
闻不到刺鼻的鸡粪味,更看不到满地的狼藉,只有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化鸡舍。走进平阴县安城镇的济南聚福星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的蛋鸡养殖车间,记者看到一排排鸡舍整齐排列,一只只精神抖擞的蛋鸡正在欢快地嗦食、喝水,一枚枚椭圆形的新鲜鸡蛋正通过传送带,工作人员正马不停蹄地将鸡蛋装到托盘中,打包、搬运……一派忙碌的景象。
近年来,安城镇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采取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等方式,引进规模养殖项目落户,在巩固传统产业基础上发展特色畜牧养殖业,积极抓好畜牧养殖标准化、科学化、规模化水平,畜牧业呈现稳中有增的良好发展态势,科技提升有效供给成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振兴的有力保障。
记者在济南聚福星畜牧养殖有限公司采访了解到,这里的畜牧养殖场和传统的养殖方式不同,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利用立体笼养方式,分层垂直排列的鸡笼整齐壮观,一个鸡舍3到4层,占地小、空间大,1个鸡舍能容纳1万多只鸡。据济南聚福星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刘太仑介绍,从供水、调温、照明一直到最后的鸡粪清理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不仅更加高效便捷,还科学环保。在自动化流水线上,一枚枚鸡蛋从传送带运出来,只有一个操作工正娴熟地分拣鸡蛋,并按等级将鸡蛋装箱。据了解,10万只鸡蛋只需要5名工人就可完成分拣。
近年来,济南聚福星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极力打造安全、新鲜、健康的绿色品牌,通过不断发展,产出的无公害富硒鸡蛋深受消费者青睐,销售范围涉及周边地区,长清、聊城、泰安皆可覆盖,还销售到湖南、广东等地。目前,该畜牧养殖场占地256亩,现有25栋鸡舍、68万只鸡,每天产量30吨鸡蛋,拥有粪污加工车间1500平方米,从喂料、饮水到集蛋、清粪等一系列的自动化养殖设备方便高效,真正实现把鸡养得更健康、蛋品品质做得更好。
“新农具”应用“手机电脑”取代“锄镰镢锨”
智慧监测、绿色杀虫、室外气象信息监测……从耕地、播种、施肥、灌溉到收获,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只需操作手机或平板电脑,就可实现“一屏种田”。这个场景在历城区荷花路街道水美乡村项目示范区就可以看到。
水美乡村项目示范区依托农业专家团队,引进多种智慧农机及设备设施,打造了定制式全程智能化农机作业系统。
当前,一场“数字乡村”的浪潮正席卷泉城。近年来,荷花路街道充分发挥沿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作为农村街道土地资源丰富、水源生态优越的优势,紧抓发展机遇,启动黄河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一期流转土地1000亩,发展具有悠久种植历史的水稻产业,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稻”路。项目主打附加值高的品种“小粒香”“稻花香”,水稻长势良好,为推动项目实现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3月30日一早,走进位于荷花路街道苌家庄村附近的水美乡村项目示范区,一片绿色的
麦浪随风翻滚。“目前,我们采取‘稻麦连作’种植模式,实现小麦收割后与水稻种植无缝连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荷花路街道城乡融合办公室主任王清晓介绍。
示范区围绕农作物标准化种植及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实现病虫害精准测报、大田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目前完成小型气象站、虫情测报仪、太阳能杀虫灯等智能设备的安装。
“田里有虫情,数字专家会把最新‘情报’发到水稻种植专家系统,并给出智能决策,向田间管理人员提供农事建议。智慧农业管理系统使用后,千亩良田只需一到两名田间管理员。”王清晓手持平板电脑向记者展示田间管理情况。
记者了解到,当前,荷花路街道探索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布局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勾勒乡村振兴“新画卷”。同时,发挥示范项目的带动效应,激发优势村庄的引领作用,将村庄“联动、联建、联发展”效能发挥到最大,通过打造清荷党建联合体,在小清河沿线和黄河沿线初步形成“村联动成片、片联建成面”的乡村振兴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