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农业农村部推出“全国美食地图”,这份“高州甜”上榜

   日期:2023-04-06 18:00:4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7    评论:0    

原标题:农业农村部推出“全国美食地图”,这份“高州甜”上榜

日前,农业农村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除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指导意见》还推出了“全国美食地图”。可以说,这就是一份妥妥的官方认证“吃货线路图”。其中,广东茂名荔枝龙眼蜜源基地上榜

据悉,荔枝蜜是中国四大名蜜之一。龙眼蜜又称“桂圆蜜”,也是蜜中上品。

高州荔枝种植面积59万亩,龙眼种植面积32万亩,是世界“储良龙眼”发源地、全国荔枝生产第一县、全国龙眼生产第一县,也是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根子镇荔枝基地)和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蜜源丰富而优质,蜂业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每年3月荔枝花开,万名高州蜂农用心酿造这项“甜蜜产业”。

春天,万千蜂农相约中国荔都

3月25日,在高州市根子镇元坝村的荔枝林里,高州市景旭养蜂专业合作社的社长吴星亮正忙着带领社员细心地检查蜂箱,装车准备转移到隔壁的分界镇、沙田镇,荔枝花期已经进入尾声,他们要赶在这一轮的冷空气和降雨前转移到龙眼林中,开始酿造桂圆蜜。“蜂农嘛,就是逐花而行。”吴星亮作为“老大哥”每年带着社员到全国各地追逐花期,每到春天,家乡的荔枝花、龙眼花就是召唤他回家的最美信号。

“阿亮,这样的行情,我感觉我还可以再多养几十箱!”操着广西口音的蜂农谢文明是合作社的老社员,还是吴星亮的忠实“粉丝”,3月10日,他带着一百多个蜂箱来到根子镇,与之随行的还有一帮同乡,“每年3月都到这里,已经十几年了,高州荔枝蜜又多又好,今年有四十多户乡亲跟着我过来。”

虽然,突如其来的冷空气与连绵春雨让今年的采蜜期比往年短了一点,但谢文明仍旧对这份甜蜜事业充满了信心。

3月荔枝花开,4月龙眼花接续。广袤的荔枝花、龙眼花催生了本地农户开启养蜂事业。本地蜂业公司、养蜂专业合作社涌现,更吸引着全国各地蜂农前来采蜜,时间长的有十几年,短的则有六七年。

“三月高州荔枝蜜,四月玉林果蜜,五月陕西洋槐蜜,七月湖南荆条蜜,八月桂林九龙藤蜜,十一月广东百花蜜。”在吴星亮的团队里,人人都有一张时间表,全国各地追花逐蜜。

“我们蜂农看似满世界游走,但其实相互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也建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谁家花季到了,就去谁家做客。”吴星亮笑着说,“他们对根子熟悉得很,来这里就像‘回娘家’。”

“根子人民都很好,我们过来采蜜果农分文不收,免费提供果林,政府也有行业引导。”谢文明坦言,高州对农业产业的重视,荔乡人民对外地蜂农的善意,让他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小蜜蜂撬动10亿元富民产业

什么样的产业能让万名蜂农甘之如饴?小小蜜蜂如何撬动10亿元富民产业?

一方面,近年来高州依托荔枝、龙眼等国家、省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不断提高果林标准化管理和生产水平,使荔枝林、龙眼林成为天然的养蜂优势区,优质蜂蜜产区。2020年来,荔枝种植面积增加4万亩,荔枝品种增加10种以上,原料品种不断丰富、规模不断壮大。

“高州荔枝这块金字招牌,为高州荔枝蜜也镀上了一层金。”吴星亮坦言,得益于省、茂名“12221”市场体系建设,高州荔枝品牌价值破百亿,这也助力“高州荔枝蜜”获得更广阔的市场。

另一方面,高州市政府支持成立高州市养蜂协会、蜂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等中介组织,带动养蜂业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扶持54家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养蜂,其中,振华蜂业公司已成为全省蜂业龙头企业,年销售额约2000万元。

推广“企业+合作社+专业户+蜂农”经营模式,吸纳90%以上的蜂农入社,抱团发展。合作社通过基地示范、定期组织集中和分散培训,专业户参与管理,引导蜂农科学养蜂,提高蜂蜜产量和质量。围绕养蜂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发展包括养蜂、采蜜、加工、电商、特色旅游等业态,创造更多产值。

高州正在深挖荔枝产业潜力,发展壮大养蜂产业,将高州打造为全国优质荔枝蜜源基地、蜂蜜优势食品产区,实现荔枝产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据统计,目前,高州饲养蜜蜂20万群,从业人员1万人,年产蜂蜜上万吨,蜂产品年产值达10亿元。蜂产业示范区已逐步形成。

聚力打造全国优质荔枝蜜源基地

“这是我们的蜂巢蜜,蜂巢蜜的吃法很有意思,我来给大家展示……”在高州市甜蜜美养蜂专业合作社的直播间内,社长林常珍正带领社员们通过网络平台推介高州荔枝蜜系列产品。

货架上荔枝蜜酵素、蜂蜜醋、养生茶等产品琳琅满目。新产品搭载新营销手段,让林常珍走在荔枝加工产业链、荔枝销售的前列。

养蜂酿蜜是一项“游牧”的事业,干事创业环境决定了收入与产出。加快产品开发,打造优势品牌是发展壮大产业的必然要求。

高州邀请蜂业专家研制蜂蜜深加工技术,鼓励企业开发蜂蜜香皂、醋、唇膏,以及全省首款荔枝蜂蜜酵素等20多款深加工产品。

像林常珍、吴星亮这样的高州新农人,也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创新蜂蜜吃法,如蜂蜜蛋糕、牛奶蜂蜜等,为传统产业进一步打开年轻市场。

高州通过完善蜂产品标准体系,支持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强化示范带动,推进标准化、机械化饲养。规范行业发展,实现“统一技术、统一加工、统一宣传、统一销售”四个统一,同时加强诚信与品牌建设,打响高州荔枝蜜品牌。

搭建蜂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指导企业、蜂农加强线上、线下营销推介;完善物流体系,推进全民电商,鼓励开展电商直播带货活动,实现联农带农富农;创新开展“荔枝赏花叹蜜游”系列营销宣传活动,并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各项农产品、林产品博览会、展销会,助力蜂产品走出去;依托荔枝产业优势,建设39公里长的甜美果海乡村振兴示范带,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旅游旺”带动蜂产品销售……

“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把市场挺在生产前”,这是高州在荔枝龙眼产业发展上的经验,如今再次成功应用在养蜂酿蜜这项甜美事业上。高州正以打造全国优质荔枝蜜源基地为抓手,助力荔枝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多渠道增收。

【撰文】邱茜

【通讯员】吴志标

【作者】 邱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