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有一次,我回到自己的老家,路过一户人家的门口,听到一位老人在呻吟。走近一看,原来是老人得了绝症,虽然已经确诊了,但是子女们却没有让老人住进医院,而是采取了保守治疗。这在农村可并不算罕见的现象。
我跟老人聊了几句,他说他的子女们都有自己的家庭,照顾不了他,而自己也不愿意成为负担,所以就只能在家里接受治疗了。我看了看老人,他的身体非常虚弱,脸色苍白,看上去已经很虚弱了。但他依然坚持着不去医院。
这让我很疑惑,为什么在农村,很多老人得了绝症后,子女们不愿意让他们去医院,而要采取保守治疗呢?
我在此之前曾经听过类似的故事。有一位老人得了绝症,子女们当时也是把他带回家,采取保守治疗。他们认为,无论在医院里还是在家里,老人最终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如果在医院里医治,不仅起不到治疗的作用,反而会让老人痛苦不堪,还浪费了家里不少的积蓄。所以他们认为,在家中采取保守治疗才是最好的选择。
在这位老人的家里,子女们也是同样的想法。他们觉得,医院治疗费用高昂,而且老人已经年迈,治不治疗没有什么区别了。再加上在农村,很多人的社交圈子都相对狭小,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在家中进行保守治疗是最为便捷的方式。
在农村,有一种“孝道文化”,子女会把老人的善终放在第一位。他们认为,在家中照顾老人,可以亲自照料,让老人得到最好的关爱,而且也可以更好地享受晚年时光。在外面,老人医疗费用和交通费等不断增加的开销也不必担心。
但是,这种看法往往忽略了一点,就是绝症的实际情况。绝症是一种病情比较严重的疾病,需要依靠专业医护人员治疗才能效果最佳。如果采取保守治疗,可能会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会加重病情,让老人承受更大痛苦。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老人得了绝症,子女们应该引导他们去医院治疗。即使病情很严重,孝顺的子女们也应该协助老人进行治疗。毕竟,这是一种“善终”的实现方式,可以让老人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顾。而且如果真是治不好,至少也让老人在最后时光,有人陪伴和照料,让他们没有遗憾。
农村里的一些老人有时候可能会因为经济或者是其他原因,放弃了治疗自己的疾病。但这样做并不明智。在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下,很多疾病的治疗方式已经非常先进,需要及时处理。即使治疗无果,也至少可以减轻痛苦,还可以让患者心中没有太多遗憾。
总的来说,老人得了绝症之后,农村里的子女们采取保守治疗,有时会让人觉得孝道文化贯穿全程。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老人最好去医院治疗,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所以,在此希望更多人可以劝导老人去医院就诊,让他们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