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8日讯(记者 万凌云) 4月7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主办的“江苏农业信息”,推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专刊”。其中,在头条位置重点推荐了“镇江市实行‘432’模式大力开展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
据介绍,镇江市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方案》精神,探索实行“432”模式,大力开展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
首先,建立四个体系,保障有力推进。期间,建立组织领导体系。镇江市级成立由镇江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丹阳市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题召开村庄垃圾清理行动部署会。镇江高新区蒋乔街道充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推动村(社区)党委书记深入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其次,建立部门协同体系。镇江坚持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机制,及时解决整治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句容市成立由市委农办等 4 家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督导组,按板块、片区督导推进。
再者,建立多维宣传体系。镇江将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通过微信、报刊等媒体平台加强正面宣传,形成“广播有声音、电视有画面、网络有消息、媒体有报道、村里有标语”的浓厚氛围。
此外,建立督查评估体系。镇江制定完善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整治标准体系,市级组建4 个专项督查评估组,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四不两直”督查。丹徒区建立整改销号制度,京口区健全会商研判、联动执法等机制,以“回头看”“日日追”方式,推动工作更加深入持久。
镇江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期镇江还瞄准三个方向,狠抓专项整治。一是开展城乡接合部垃圾专项整治。重点聚焦城乡接合部、镇村毗邻地带等死角盲区和“白色污染物”、河塘漂浮物等,下大力气治理。
二是开展“四沿”垃圾专项整治。建立健全日常管护队伍,围绕铁路沿线、高速公路沿线、国省干道沿线、农村县乡道沿线的散落垃圾、积存垃圾集中攻坚治理,确保“四沿”环境美观整洁。
三是开展“五旁”垃圾专项整治。以宅旁、村旁、田旁、路旁、水旁为重点区域,开展积存垃圾、河塘沟渠漂浮物、农业废弃物、建筑垃圾以及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清理整治。截至3 月底,全市累计清理积存垃圾约 4.5 万吨、清理河塘沟渠 1495 处、清除乱堆乱放1 万余处,有力提升村庄内外部环境质量。
与此同步,完善两个机制,提升工作效能。
一是完善调度通报机制。镇江市级在媒体、《镇江乡村振兴工作专报》设立专栏,调度、通报各地进展。镇江新区将村庄垃圾清理事项纳入集成管理体系,以受理、派单、处置、督查等方式,推动专项行动落实到位。
二是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全市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元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村规民约、村庄环境整治奖惩激励机制。扬中市把建立“一长四员”村庄垃圾清理整治队伍与“八位一体”运行维护机制有力结合,推动常治长效。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