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程凌润
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在筑牢乡村振兴的水利基础方面,济南市有哪些工作安排?4月11日,记者从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南市将优先解决老化漏损严重的村内管网,确保2024年前全部完成农村老旧管网改造。
近年来,济南市城乡水务局不断加大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力度,全市累计投入约40亿元,实施了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专项工程、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和农村供水提质工程,基本实现了农村供水工程全覆盖,解决了430万农村居民和18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98%以上。
针对部分村庄仍存在管网老化漏损问题、小型供水工程水量水质保障水平偏低问题以及管理维护不到位等问题,济南市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解决老化漏损严重的村内管网,确保2024年前全部完成济南市农村老旧管网改造;具备条件的,接入规模化供水工程,“因地制宜,确保单村供水水质达标,24小时不间断供水。”
济南市将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规模化供水工程全面配备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小型供水工程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市县两级卫健、生态环境、水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工作体系,不断提升水质保障水平。2025年底,农村供水水质总体水平达到当地县域供水水质水平。
据了解,济南市对农村供水工程实行城乡统筹,县级统管,各区县均成立县级供水公司或供水服务中心,对农村供水工程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维,达到降水损、降成本、降负担,提升运维效率、提升收费便捷度、提升用户满意度“三降三升”目的。
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济南市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抓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根据村庄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聚集程度、生态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截至2022年底,济南市累计投资38亿元,共完成3075个行政村治理任务,全市行政村治理占比达到58%。同时,济南市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生活污水乱排乱放、污水横流、坑塘黑臭等现象基本消除,农村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下一步,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将分步稳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23年实现长清、平阴、莱芜、钢城、南部山区等黄河流域5区县全域治理,到2025年,全市行政村治理占比达到83%。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