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如何振兴?我们以为,在当前我国农业面临农产品供求失衡,产业竞争力持续偏低,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等突出矛盾前提下,亟待重新审视传统农业发展路径,加快转换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发展新路径、打造农业发展新动能,推动特色农业向高质量发展。
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意义
中国地广物丰、资源禀赋区域差异较大,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走差异化发展路径,是当前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
与传统大农业相比,特色农业的特点十分鲜明,除具有资源、产品优势特色外,多数还蕴含社会、文化、历史等特色元素,因此特色农业也具有功能多元、价值多重的突出特征。
发展特色农业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对加快打造农业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发展特色农业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依托地区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加快推进优质农产品品种结构、种植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科学布局,协调推进产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
发展特色农业也是推动农民脱贫增收的现实途径。特色农业多集中在偏远和资源贫瘠的地区,这些地区也多是贫困落后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促进这些地区产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
发展特色农业也是满足消费需求升级的重要举措。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开发,有利于满足国内持续增长的多元化、优质化农产品消费需求。
发展特色农业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加速农村人才集聚、促进乡村文化传承、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协调推进五大振兴,实现全面振兴。
我国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目前仍面临较大挑战。
从产业内部障碍来看,首先是特色农业生产规模有限。受目标市场区域相对集中影响,特色农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多集中在区域内。盲目扩大规模易导致市场饱和、产业效益受损。
其次是要素配置效率偏低。突出体现在技术、资金、主体、信息、基础设施和装备等有效供给不足。特色农业普遍存在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水平偏低的问题。
再次,产业链条较短,产品精深加工开发不足。特色产业开发仍以初级产品为主,精深加工和全产品开发较为欠缺,产业产品价值挖掘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最后,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内打响品牌的特色农产品不少,但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屈指可数,特色农业普遍存在资源和产品特、优,但影响力不够大的问题。
再从产业发展外部制约看。一是特色农业面临外部竞争。部分特色农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面临国内相似产品的竞争;部分外向型程度高的特色产品面临进口产品的替代和冲击。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没有产业的兴旺,就没有理想的就业和收入,就不能吸引和留住年轻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在新发展阶段,乡村在产品供给、品质生活、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在释放新的价值,要抓住农业农村资源价值重估的历史机遇,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当前,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正是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乡村产业通过“一纵一横”找回了全面价值所在。一纵,就是纵向拓展新的产业,贯通产加销,创造了新供给。发挥乡村食品供应功能,将生产向加工、流通、品牌、销售拓展;一横,就是横向拓展新的功能,融合农文旅,培育了新业态。发挥乡村休闲体验、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功能,将农业向休闲、旅游、养生、文化、教育拓展。
从全国看,尽管乡村产业发展取得诸多成绩,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面临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种、品质、品牌水平较低等诸多挑战。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主要面临4个问题:一是特色资源挖掘不够,二是科技创新不够,三是产业链延伸不足,四是带农增收作用未充分发挥。
创立至今,辰颐物语通过在产地引入先进设备、建立产业园、开发线上管理平台、用社群链接产地与消费者等措施,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事业。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二十大以来首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重中之重,近年来,一批批的农业特色品牌在“互联网+”中脱颖而出。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品牌部部长陈松梅在致辞中指出,讲好中国农业品牌故事,是促进品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甜满中国”节目中不仅包含健康文化知识,还记录了各地区在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决胜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的先进经验,是在新的领域践行健康中国行动的创新实践。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也将继续以推进品牌农业发展、服务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作为工作重点,推动农业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
直播电商等新兴手段不仅助力持续讲好农业品牌故事,也为更多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湖北宜昌秭归县委书记杨勇在演讲中指出,秭归因其独特的峡江气候和种植资源优势,一直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脐橙之乡”。早在2006年,秭归脐橙就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未来我们将继续提高秭归脐橙的品种、品质和品牌的影响力,让秭归脐橙在数字赋能的方式下,更好地实现产品附加值,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价值链的增值收益,真正让秭归脐橙变成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产业。
同时,会上启动了“甜满中国·健康水果寻味之旅”项目。据悉,“甜满中国——健康水果寻味之旅”系列直播节目是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联合辰颐物语信任链电商平台共同发起的公益助农科普节目,同时也是居家营养健康指导节目。目前已走进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广西上思县排柳村”以及中国脐橙之乡“湖北秭归”,邀请知名营养专家、农业科学家等专家,为公众科普水果营养知识。该节目2023年将走进全国12个健康水果产地,在饱览祖国山水之美,感悟人文风光的同时,品尝最自然的新鲜味道,助力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建设。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辰颐物语依托于168万稳定的会员体系,在助农销售的体量上具有非常稳定的保障,目前销售超过百万单量(500万斤以上)的水果单品品类已达到100个以上。在助力区域品牌建设上,富平柿饼‘富’字标算是个典型的案例,依托于产品品质本身的优势,目前助力果农端的总销量达到40万单,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COO刘剑雄表示,辰颐物语由公益爱好者陈小丹女士基于公益助农、带动宝妈人群就业、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水果为目标创立的信任链电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