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抗击新冠肺炎事迹650字
2019已经过去,带着期待的心情,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20春节。一放寒假,爸爸妈妈就带我回陕西老家,还没到达目的地,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打破了原本我心心念念的新年气氛。这场源自武汉,波及全国的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医生抗击新冠疫情病毒的事迹,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医生抗击新冠疫情病毒的事迹1
2020年的春节,爆发了一场不寻常的战争。一般说到战争,我们就会想到军人叔叔,可这一次保卫我们的不是军人叔叔,而是许许多多可爱的护士小姐姐和舍己为人的医生们,他们站在抗战‘医’线,保卫着祖国和人民的健康!
,因为要过年了人流十分的大——有的要从外地回家,有的要去旅游、拜访亲人朋友,去武汉和从武汉回来的人一定数不胜数。就在人们没有一点儿防备的时候——‘新型冠状病毒’就悄无声息地来了。
看来这个病毒也很爱热闹,在一家人欢聚一堂的时候,它也‘顽皮’地来了。不知有多少人就是这样患上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家人欢聚一堂时不知有多少医护人员返回医院,站在抗战‘医’线!
有一次,我无意间在抖音上看到——护士小姐姐们,脸上被口罩勒的全是鲜红的印子,还有的为了能更方便工作把自己美丽的长发剪掉了!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连续十几二十小时都没有休息,累的坐在地上,靠着墙就睡着了,但这不也正是最美的姿势吗?
他们不想家吗?他们不想自己的亲人、孩子吗?他们当然想了,只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们只能这样。有一个护士姐姐,她的母亲去世了,她在电话里得知了这个消息,可她不能回家!哭着,对着家的方向,深深的鞠了一躬!
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这场‘战争’就要打赢了,那些奉献在前线的医护人员,也就要和家人团聚了。
让我们向这些为了祖国和人民甘愿奉献在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医生抗击新冠疫情病毒的事迹2
2020年寒假,在我们欢庆春节之际,有一种病毒悄悄袭来,并迅速崛起,传播。它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的传染力很强,尤其是在人群聚集的时候。此时恰逢我们春运高峰期,探亲返乡和旅游人群浩荡。病毒这一肆虐,竟然造成了近万例确诊感染病患,死亡人数超过二百例。一时间,我们都手足无措了。
这时,一个特殊的群体站了出来了。他们就是抗击病毒的医生们。大批大批的人,都躲在家里,小心翼翼地躲避病毒。而他们却毅然决然地踏着坚定的步伐,逆流而上,走向病毒爆发的心脏区域---武汉。他们是一群拿着注射器与手术刀的战士,舍生忘我,就想尽己所能,抵御病毒,挽救患者。而他们当中,最首当其冲的,竟然是已至耄耋之年的呼吸道专家---钟南山院士!他今年已经是84岁高龄,这个年龄绝大部分的老人都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他却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第一时间逆行奔赴到武汉,科学专业地给出指导建议。很快,全国都行动起来了,各地大力驰援武汉,同时做好本地隔离防护。面对疫情,我们团结有信心打胜仗。因为我们背后相信钟爷爷,正如17年前面临“非典”疫情时,他就一直在非典的最前沿工作。大家都怕和不敢接近的患者,是钟爷爷一句话“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给了大家太多的信心。17年后,他老人家又一次冲在了前线!这一次,他再三地告诫大家远离武汉,远离湖北,他自己和其他医生却毅然前往,直击一线战场。
随着一例例康复的好消息传出,我更加相信,真正的春天很快就会来临,那时,病毒隐匿、大地复苏,而我们医者伟大的“逆行”精神将永存!
医生抗击新冠疫情病毒的事迹3
心怀一颗感恩的心,写满了一张信纸,手捧一束瑰丽的鲜花,这是我一直想对你们(白衣天使)做的。
治病救人虽然是医生的职责,但是医生不是神仙,不能起死回生,如果不幸没能挽救病人,那也一定是尽力了!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一出现,全国各地的医生护士们纷纷前往武汉支援,他们冒着可能会被传染的风险,天天待在病人身边,时时刻刻关注病人的情况。有时他们也想家,也想好好的陪陪亲人,也想好好的睡一觉……可是在祖国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担任起拯救祖国人民的重任。他们在过年时候,因为没地方睡就睡在走廊里,因为不能回家过年就随便吃泡面来对付三餐。
……
记得那一次看新闻,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美女护士为了更好地工作,竟然剪掉了她留了二十多年的长发,记者问她时,她以微笑面对,说头发会长长的,虽然眼里噙着泪,但她也是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面对这样的情况,换做是任何一个人,我相信她也舍不得剪自己留了那么多年的长发。医护人员们在摘下口罩的那一刻,我看到他们脸上被口罩勒的已经伤痕累累了。这样的他们真让人心疼啊!
医护人员们,你们舍小家顾大家,你们是爱的种子的传播者,你们是温暖冰寒的传承者,你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在这里,我向所有的医护人员致敬!
医生抗击新冠疫情病毒的事迹4
面对疫情,医务工作者就像走向火海的消防员一样,让人敬佩,不计较报酬,响应国家号召,走向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在这当中有位17年前曾经抗击非典的医生,向单位写下了请战书。
这封请战书就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副教授写的,请战书中既有战胜疾病的决心,也有柔情的挂念;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也有沉着冷静、科学应对的胆识。
信中写到“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这句话包含着信念一定,也以着将面对一场艰难的决斗。个人感觉如果告诉丈夫,会让丈夫为自己担心,还是让自己承担这样的压力为好。
她曾经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当年她承担大量SARS病人救治工作,为战胜非典做出了贡献,现在又请战新型肺炎病毒,确实令人佩服,当代的战士。
技术被封锁了,就想到科学家;火灾来了会想到消防员,遇到困难了会想起警察,战争来了会想起军人,疫情来了就想到了医生。消防员来了,火灾就会被扑灭;遇到困难,警察来了,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国家被侵略了,军人会维护着每一寸土地;现在疫情来了,希望医生来战胜病魔,他们就是当今国家的脊梁,国家的支撑,让我们平时对他们好一点,理解他们的工作。
最后说一下:在人人自危的传染病面前,冲锋在前的就是医生,战胜病毒的也是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工作很累,也有压力,也会怕。但是他们不会退缩,即使危险再大,也是勇往直前。要敬畏他们的职业,希望永远不要再出现伤害医生的事件了,否则没人愿意当医生,水平高的医生也会到国外工作,那时候我们只有绝望。
医生抗击新冠疫情病毒的事迹5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是一群人在战斗,而是每一个人都在战斗。”
当下,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阻击战中,全国上下充分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体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更彰显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无我精神。
医生、护士、医学专家们不舍昼夜的奋斗在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壁垒。我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个小女孩看望几天没有回家的护士妈妈,当妈妈摘下口罩,鼻梁上已经被磨去一层皮,口罩在她的脸上勒出两条红红的深痕,当她脱下防护服时,她的衣背早已被浸透了。像这样的瞬间还有很多,他们在身处灾难时,他们依然绽放着人性深处最美好的光辉,为他们点赞!
反观当下的我们,我们没有前往一线的资格。虽然我们也想为社会尽一份力,但其实我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宅”,对,你没有听错。“宅”在家中,首先保护了我们自己的安全,相当于间接抑制疫情的传播。其次,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假期来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认识自己,为了更加长远的目标,中国梦和民族复兴而努力。疫情阻挡不住历史的脚步,我们应当目光放远,开阔视野。这样一想,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而社会上有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些,对此次疫情不以为然。频繁外出,公共场合不佩戴口罩,更有甚者辱骂殴打执勤人员。看到这一幕幕,总让人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作为社会的一员,除了对自己负责,也要考虑他人的感受,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你的一言一行,都是拿自己生命和他人安全作为赌注的。所以在行动前,请三思。
当疫情发生时,做到不制造恐慌,是对社会的负责;不造谣,不传谣,是对他人的负责;宅在家中,听从指挥,是对自己更是对国家的负责。我相信,只要我们听从指挥,安心宅家学习,相信“花开终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