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金融“春雨” 润泽田野,高州引导资金深耕农村市场

   日期:2023-04-14 17:20:02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9    评论:0    

原标题:金融“春雨” 润泽田野,高州引导资金深耕农村市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

眼下,高州进入春耕春种的忙碌时节。此时,如何更好满足短、频、急的春耕备耕资金需求?如何让农民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及时得到回应?

对此,近年来,高州出台多项保障支持春耕备耕政策,创新推出多样化春耕备耕信贷产品,优化春耕生产金融服务方式,各银行机构坚持“农事特办”,加大人员投入,组织信贷人员深入春耕备耕一线开展调查摸底,在田间地头录入信息现场授信,将更多资金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第98期《南方日报.高州视窗》A2版

集中资源向“三农”倾斜

又到一年春茶采摘时,走进高州新垌镇明星出瑞龙村,勤劳的茶农正在茶山上采摘茶叶,出水窿茶厂的制茶车间内机器轰鸣,茶香阵阵。

“眼下进入春茶采摘、收购、加工的时节,正是资金需求的关键节点。”出水窿茶厂负责人邓志涛说,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春茶的收购加工,资金周转是个难题。

邮储银行高州支行“金融村官”在大走访过程中了解其情况后,立即为该客户匹配适合的融资产品,成功为其发放农产品农副食品批发零售产业个人产业链经营贷款60万元,有效解决春耕备耕资金需求,也有力保障了春茶生产、上市,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茶农手捧采摘的茶叶。受访者供图

该行以“网格化”推进为举措,组建“春耕服务队”,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大调研、大服务”活动。全行近百名信贷人员、客户经理深入社区、乡村、农家、田间地头,对辖内的农业主体进行了一次“拉网式”调查,并重点关注种植大户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户的春耕备耕情况,通过走访摸排全面了解资金需求,并集中优势资金向“三农”倾斜,为春耕备耕普降金融“春雨”。

为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彻底破解农村金融服务碎片化和不均衡难题,高州推行“金融村官”派驻模式,向全市488个行政村派驻187个金融村官,实现全覆盖,近年来共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投放贷款3.87亿元。

此外,全市派驻20个“金融助理”,成立服务乡村振兴金融团队,走访企业、农场、个体工商户、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等经营实体,为镇、村提供“融资+融智”差异化金融服务,去年新增投放贷款20.73亿元。

目前,全市23个镇均已开展整村授信信息采集、信用户评定等各项前期工作,覆盖率达100%。通过“整村授信”模式评定信用户2.95万户,预授信金额20.50亿元;授信后用信农户6516户,用信金额10.65亿元。

创新金融产品提供特色服务

几场春雨过后,山林田地,春意盎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真没想到,贷款这么快就批下来了。我要马上把一些该换的设施换了,这样今年增加收入就更有希望了!”近日,高州市根子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站在荔枝果园旁,跟朋友开心地说着自己的打算。

前段时间,合作社因购买化肥、农药以及支付工人工资,一时资金周转出现困难。高州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得知了这一情况后,便立即上门实地调查,第一时间运用支农再贷款向其发放一笔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高州是“中国荔乡”,是我国县域荔枝生产第一大主产地。在新冠疫情期间,为保证全国人民品尝到新鲜美味的高州荔枝,高州深入贯彻落实银保监会《关于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要求,推动高州人保首创荔枝运输(疫情)延误保险,为“三农”护航。过去一年,人保财险高州支公司共为高州市41家企业提供了荔枝货运(疫情)延误保险,保险金额合计1.48亿元。

“只有不断创新信贷产品,用足用好央行再贷款,才能适应高州荔枝产业不断发展需求,才能更好地支持荔枝产业做优做强。”高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连片的茶叶基地。受访者 供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州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实现金融资源精准流入乡村建设。

高州率先推出全省首笔罗非鱼产业链贷款,利用生猪活体抵押创新推出“生猪贷”,有效解决养殖业及加工业“融资难”问题。创新为荔枝产业园信用户推出“金融+电商+寄递”信贷模式,通过“银行输血、寄递造血、邮银获金”,实现果农、电商、政府、企业“四赢”。

此外,在全省率先推出农房风貌提升贷款——“荔乡风貌贷”,着力解决农户自建房屋难以抵押、改造资金缺口等问题。利用3310万元农发基础设施基金,投放了茂名市县级市首笔“农发基础设施基金”用于城乡集中供水项目。推出快农贷产品,向农户发放纯信用贷款,去年累放金额7.46亿元。

为促进产业低碳转型和绿色产业发展,邮储银行高州支行在高州市长坡镇率先设立全国首家“碳中和”支行。该支行积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金融服务场景和生态,同时创新线上信贷产品,推动产品、业务、流程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一站式办理,以服务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为主线,打造绿色低碳产品和特色服务。

解决涉农融资担保难题

一台台农机奔驰,一亩亩良田翻新,一垄垄良种播撒……春耕时节,田间地头里农户春耕备耕的身影又忙碌起来。

“有了这么低利率的贷款,资金短缺问题一下就解决了,扩大种植规模的计划也很快就能实现了!”两个月前,赶上建行高州支行客户经理到村上开展农户信息建档工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肖建足不出户便申请到了10万元信用贷款。

建行高州支行通过开展“助春耕,促生产”外拓走访活动,深入各大水产养殖基地,大力宣传推介春耕备耕金融产品和服务,第一时间掌握养殖户和养殖企业资金需求情况,制订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助力抢农时。

此前,肖建认为向银行贷款不仅利率高,手续也很繁杂,因此,以前即使缺资金,他也从未向银行申请贷款,都是向亲朋好友借钱。

此次便利的借贷体验,让肖建发现了解决资金短缺的新方法,并有了更远大的发展目标——种植有机蔬菜,发展种养循环产业,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农村,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决心。

眼下正是“春耕”的黄金时期,资金需求集中旺盛。为助力春耕生产,高州创新打造“政府+银行+担保+驻镇帮扶工作队”的融资帮扶模式,向曹江镇榴缘水果专业合作社发放全国首笔乡村振兴全额贴息贷款300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力量。

建立健全风险补偿和担保机制,加大信贷投放力度。2020年,高州筹措5000万元财政资金为企业增信融资,其中设立普惠贷款风险补偿基金1000万元,为粤西县级市首创。截至目前,全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累计发放贷款超1亿元,惠及中小企业超60家。

高州与中国邮政银行签订金融、物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框架协议,五年融资200亿元,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为打造高州乡村振兴样板工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春耕生产是农民的大事,也是金融机构的“心里事”。金融机构要有更强的全产业链思维,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下沉服务重心,加大支持力度,吹响春耕备耕集结号,深耕“三农”沃土,为保障粮食生产注入金融“春水”。

【撰文】邓美芸

【通讯员】张琼秀 车远娴

【作者】 邓美芸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