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戈壁节水生态农业规模化发展
甘肃经济日报临泽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郑安博)日前,走进临泽县扎尔墩滩戈壁农业开发区内,一座座大型现代高效温控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的双孢菇个个伞盖银白、肉质肥厚,工人正忙碌着浇水、采摘、装篮,准备销往外地市场。甘肃鸿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2017年通过招商引资入驻临泽县的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从事双孢菇工厂化种植、新品种引进培育、菌棒培养销售等工作,目前建设正常生产菇房20多个。
近年来,该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应用,在减少基料污染和基料有效利用及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上下功夫,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限制,提升了菌菇品质和出菇率,实现四季生产全年供应。同一时间,今年试种的羊肚菌也陆续成熟。这也是企业继生产双孢菇、赤松茸、香菇、平菇、金耳等5大类食用菌后,再次尝试羊肚菌种植,并取得成功。“从去年开始我们又引进了一些羊肚菌、黑皮鸡枞,还有赤松茸等这些高端产品,今年试种成功之后,准备扩大生产,进军高端市场。”甘肃鸿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永港告诉笔者。
在临泽县板桥镇红沟村贾宏福的“百果园”里,水果的清香弥漫着整个果园,大红樱桃、紫色无花果、红心番石榴、黄金百香果……一株株、一串串、一颗颗,个个饱满,分外诱人。“这个棚是从2022年4月份开始建造,6月初全部定植完毕,种植了莲雾、杨桃、释迦果、番石榴、百香果和无花果等九个品种的南方水果,实现了当年定植、当年挂果。今年所有果树进入成长期,挂果也相当可观,5亩地的百香果产量可能都达到两吨以上,无花果每天能产到几十斤,莲雾四月中旬开花,今年正式挂果。”看着满园陆续成熟的果子,贾宏福满心欢喜。
临泽县把发展戈壁节水生态农业作为加快农业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着力培育“4+1+N”产业体系,戈壁农业发展迅速,生产规模稳步扩大,在保护生态和不增加用水总量的前提下,用好戈壁荒滩、沙石地等资源,以高档果品、工厂化食用菌、设施蔬菜及绿色农产品加工等为重点,建设戈壁设施节水生态农业示范样板。今年,临泽县加快实施千亩智慧蓝莓、千亩克瑞森葡萄产业示范项目及年产5万吨食用菌菌渣饲料和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大力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新建2000吨食用菌休闲食品加工生产线,完善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产业模式。至目前,全县设施农业生产面积3.14万亩,先后建成汪家墩、兴科、红桥、诚坤等温室葡萄和设施蔬菜示范点18个,建成高标准蔬菜种苗繁育基地5家,育苗能力达1亿株以上,全县蔬菜种苗的统供率达到了60%以上。发展现代寒旱农业5000亩,年产食用菌1.56万吨、葡萄2500吨,精深加工食用菌2000吨,有机肥5万吨,产值9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