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医保制度如何发展?陈竺:逐步减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结余

   日期:2023-04-22 16:40:1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医保制度如何发展?陈竺:逐步减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结余

“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已经越来越难适应当前医疗保障发展的形势。”4月21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谈及中国医保制度时表示。

“年轻人和身体好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中有大量的结余,但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或身体不好的个人账户的钱不够用。”陈竺表示,当前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公平性问题突出。同时,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不利于扩大门诊保障供给范围。而门诊补偿不充分,还产生了一定的低标准入院和不必要住院,导致整体住院率持续增高。

他建议,应该在不断增强门诊服务和大病住院报销比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好城镇职工医保社会共济效能,逐步减少个人账户资金结余。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在论坛发言。主办方供图

我国基本医保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保障不充分问题

陈竺称,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助、医疗互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的制度体系。

“然而,我国基本医保存在发展不平衡、保障不充分的问题。”他称。其中,发展不平衡体现在制度间、区域间、人群间仍存在较为明显的保障待遇的差距。陈竺列举了一组数字:2018年职工医保的筹资和支出水平是居民医保的5倍左右。2020年北京市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人均筹资水平分别是安徽省的2.3倍和3.4倍。

他表示,当前一段时期,完善职工基本医保与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分类保障机制,基金分别建账、分账核算都是基本医保制度建设的主要方向,“两保合一”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另一方面,“保障不充分”体现在,基本医保仍以对医疗服务及费用的保障为主,医保政策与群众健康需求变化存在差距。陈竺称,当前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已经占到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社会更加需要融健康促进、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连续性、整合型医疗服务。基本医保保障内容应当向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早期管理、康复等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内容扩展。

此外,基本医保对门诊的保障仍不充分,除了京津沪等地外,基本门诊的保障水平普遍较低。同时,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以及部分地区实行的隐性居民医保“个人账户”或“家庭账户”,不利于扩大门诊保障供给范围、提高门诊补偿水平。而门诊补偿不充分,还产生了一定的低标准入院和不必要住院,导致整体住院率持续增高。

“保障不充分”还体现在,基本医保尤其是城乡居民医保对大额医疗费用的保障水平偏低,难以有效化解医疗费用,特别是大额医疗费用的经济负担。

与此同时,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而在长期护理保险方面,从试点地区看,存在筹资水平和基金使用率低,收益面窄等问题,而且筹资主要依赖基本医疗资金结余。

医保制度应逐步缩小制度间、地域间、人群间的待遇差距

基于我国医保制度存在的难题,陈竺也提出多项建议。

首先,陈竺建议,优化医保筹资和补偿政策,完善医保筹资机制,优化待遇保障政策向弱势人群倾斜、向重大疾病保障等群众呼声强烈的地方倾斜,向门诊补偿和疾病的早期干预、健康管理等更具投入产出效率的服务倾斜,做好门诊待遇和住院待遇的统筹衔接,逐步缩小制度间、地域间、人群间的待遇差距。适应人口流动形式,积极推动职工和城乡居民在常驻地、就业地参保,消除由于政策原因导致的异地就医问题。

第二,逐步减少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结余。他称,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已经越来越难适应当前医疗保障发展的形势,难以满足保障群众健康的需要,最突出的是公平性问题。

“年轻人和身体好的个人账户中有大量的结余,但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或身体不好的个人账户的钱不够用。”陈竺表示,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制度设计初衷是希望参保人通过长期积累实现门诊费用的风险分担,但当前已表现出三个不适应,即不适应慢性病日益增长的疾病谱、不适应医疗技术的快速进步、不适应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因此,应该不断增强门诊服务和大病住院报销比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好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的社会共济效能,逐步减少个人账户资金的结余。

第三,逐步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合一。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城镇化率超过75%到80%的地区,采取分步走的发展战略,试点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并轨工作,力争至2035年全国实现“两保合一”。

第四,促进多层次医保制度体系的均衡发展与协作,明确医疗救助、基本医保等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任务与责任边界;为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预留发展空间,推动商业健康保险等补充保险的发展;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制定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的评价评估标准,建立并完善长期护理保险需求认定、等级标准体系和管理方法。

“我们需要突破将医疗保障制度单纯视为风险分担机制的视野局限,适应服务需求变化和医疗服务提供形式的变革,发挥医保制度的多种功能,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促进医药和医疗的高质量发展。”陈竺强调。

采写:南都记者 王凡 赵霖萱 宋承翰 发自北京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