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让产业工人本领更强腰包更鼓
中工网讯 据河南工人日报消息,落实“八级工”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制度,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4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总工会获悉,该市对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作出部署,今年将按照九大项任务48条台账,推进产改向纵深迈进,让产业工人本领更强腰包更鼓。
今年,洛阳市将锚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产业工人主力军作用,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建功立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逐步将竞赛向中小微企业、非公企业延伸。修订《洛阳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明确竞赛获奖选手晋升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内容,每年技能竞赛工种不少于90个,带动培训职工20万人次以上。健全完善多层级工匠选树机制,每年选树河洛工匠60名左右,每两年选树河洛大工匠5~10名。设立职工创新成果奖,鼓励支持产业工人积极开展“五小”创新活动。在全市职工中表彰科技创新能手、技术革新能手各10名。在先进评比中,将产业工人比例提高5%。积极推荐产业工人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作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选,加大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力度。
确保产业工人本领更强、腰包更鼓。成立优势工种培训联盟,落实“八级工”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制度等,完善产业工人培养体系。支持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中心、产业学院、网络学习平台等,加大技术研修攻关力度,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2023年新审批设立10家。引导企业加强管理通道、职业技能通道、专业技术通道之间的衔接,推动对技艺高超、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和薪酬倾斜。指导十大产业集群头部企业积极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资质,自主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工作。指导企业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岗位)设置体系,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稳妥有序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持续在全市职工中实施“求学圆梦”计划,每年为1000名职工学历提升提供学费支持。依托该市工匠学院,每年培训高技能人才200名、选派5~10名行业拔尖高技能人才到国外先进制造企业观摩学习。(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陈微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