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努力走好农村垃圾处理的“最后一公里”——浙江兰溪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

   日期:2023-04-27 06:00:05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7    评论:0    

原标题:努力走好农村垃圾处理的“最后一公里”——浙江兰溪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

努力走好农村垃圾处理的“最后一公里”——浙江兰溪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事关农村人居环境和乡亲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浙江金华兰溪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实施“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城乡环境管理一体化新模式,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

人间最美四月天。走进兰溪市灵洞乡洞源村,青山清水“绿飘带”,房前屋后“花正开”,随处可见的还有农户门前整齐摆放的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村民们生活的一部分”“垃圾分类‘分出’文明新风尚,也分出了实实在在的居住好环境”……村民们纷纷感叹。

“村上自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在村干部、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参与下,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井然有序,现在村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正确率达到95%以上。今年,该村被评为兰溪市农村环境‘六整治、六提升’五星级村、二季度‘十佳村’的洁净村落。”洞源村村干部介绍。

从“分的好”走向“用的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持续发力。

“徐大伯好,这些有机肥送给您,以后有需要,可随时来免费领取。”4月17日,浙江兰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灵洞乡执法中队队员将“三农服务”送到灵洞乡方下店村的田间地头。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些绿色生态肥料被投放到田地里,效益不错。

“有机肥代替化肥,一方面可以解决农产品品质提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土壤的板结、酸化的治理等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徐大伯说,以前也尝试过易腐垃圾直接进田堆肥,但发酵速度慢、味道大、效果差。

“如今,一根甘蔗‘两头甜’。一头是自觉践行垃圾分类的村民,一头是‘吃干榨净’、‘变废为宝’,灵洞执法中队的指导员叶会新介绍,“每天收集来的易腐垃圾转运到乡机械处理中心,经集中处理+堆肥,便自然成了有机肥。”

洞源村、方下店村的变化,正是灵洞乡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美丽缩影。近年来,灵洞乡以党建示范为引领,以强化执法为手段,以文明督导为抓手,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持续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全链条处置,让农村垃圾循环再生,协同发力、形成合力很关键。

反观兰溪,垃圾分类后各归其所。易腐垃圾被加工成有机肥,其他垃圾被送去焚烧发电,有害垃圾被送往城区集中处理,可回收物由第三方公司上门装运。灵洞乡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厨余等易腐垃圾处理后制成有机肥,免费提供给乡亲们使用,经常供不应求。“这个有机肥特别好,平时家里种菜、养花都不用买肥料了。”洞源村村民黄根发说。

如何进一步提高末端处置资源化水平?开展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站点星级评定是关键。截至2023年1月,兰溪市共建有129座阳光房、21座机械处理中心被评为三星级以上。推进餐厨垃圾统一收运、处置向乡镇延伸,实现乡镇街道集镇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城乡垃圾分类闭环体系。

今年5月,是《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2周年的日子。自《条例》施行以来,兰溪按照“大分流、小分类”原则,逐步构建起“全品类发力、全链条提升、全领域推进”的垃圾治理体系,实现了城镇“两定四分”模式全覆盖,农村“两次四分”或“两定四分”全覆盖,形成了具有兰溪特色的垃圾分类模式。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民生关键小事、社会发展大事。”兰溪市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说,下阶段将持续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兰溪市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提标提质。同时持续规范垃圾分类处置,全面改善农村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