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月季,香飘五洲。近年来,我市深挖优势资源,做强特色产业,把发展月季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快月季产业发展步伐。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月季从南阳“飘香”到世界,南阳月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增强。
做强特色产业
目前,全市共有月季花卉企业49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月季种植面积15.5万亩,年出圃苗木16亿株,已开发出月季花茶、玫瑰精油等衍生产品,苗木远销德国、荷兰、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全市超过15万人从事月季生产,年产值达27亿元,月季带富能力强,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花”,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依托市月季研究院开展月季品种研发,推进月季国家种质资源库建设,共收集、保存月季种质资源6300余种,数量居全国第一、世界前列。目前,广泛用于生产的月季品种有800多种,主要培育丰花、藤本、树状、地被等8大类型,有绿色、紫色、橙色、白色、粉红、红色、黄色、复色等10多个色系。南阳月季品种优良、色系繁多,色泽鲜艳、造型多样,世界月季联合会、中国花卉协会月季分会专家学者盛赞“南阳月季甲天下”。
创新发展举措
月季产业是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朝阳产业,是我市最具代表性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在产业发展中,我市强力推动实施“月季+”创新发展举措。
借力“月季+金融”,助推企业发展壮大。开发“月季贷”“月季保”等金融产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批量化、标准化、模式化发放贷款,结合月季种植情况,为月季种植户及企业提供特色产业模式金融产品,有效解决种植户及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
推进“月季+乡村振兴”,激活美丽乡村经济。加快推广月季在农村地区种植,鼓励引导月季龙头企业联合农村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开展月季种植,带动月季种植经营向集约化、集团化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开发“月季+生态旅游”,引领绿色发展新业态。在月季产业发展集中的区域,大力开发以观景赏花为主体的乡村旅游,着力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加快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南阳月季博览园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全国知名月季旅游景区,鼓励支持卧龙区、方城县、内乡县、淅川县等县区持续推进月季生产、月季文化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规划建设月季旅游观光园区4个。
发挥科创优势
我市高标准建设南阳市月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引进种植月季品种3000余种,与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共同申报“好风佳月”“千纸鹤”“婉约”月季新品种3个,独立申报“宛韵”“爱宛行”“红粉世家”“雅芙粉饰”月季新品种4个。
聘请张启翔、赵世伟等30名国家级、省级专家教授为月季产业高质量发展智库专家,为南阳月季科技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发挥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等高校职能,加强对外高校交流合作,推动月季科创基地建设。发挥本地高校学研平台优势,大力建设月季科创中心、月季产业学院、月季孵化实训基地,培育家庭农场、月季合作社、电商、技术工匠等人才。
持续加强月季栽培技术研究。创新优化苗木快繁快育技术和月季栽培管理技术,在树状月季替代砧木研究、根艺盆景月季培育、微型系列培育研究等多项技术取得突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月季采后种苗和切花采后处理、保鲜、储运等技术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大产业储备,引领月季产业持续、良性发展。
突出文化底蕴
我市精准开发本土月季独特文化,整合优化历史资源,高端包装,加速推广,以独有的花卉文化,彰显南阳生态魅力。
高水平举办综合性、专题性月季花事活动,全力打造南阳月季推介宣传窗口平台。运用新媒体平台拓宽宣传渠道,利用文化名人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宣传效果,提升月季宣传层次,扩大南阳月季文化知名度、影响力。
依托南阳月季资源优势和厚重文化底蕴,支持文创企业开发适宜馈赠留念的月季烙画、玉雕品、袖珍盆景月季等文旅商品,鼓励餐饮企业开发富有鲜明月季特色的餐饮文化产品,挖掘创作融入月季文化元素的专著。编辑出版《月季》《月季文化》《世界月季名城—南阳》等书籍,连续发行月季邮票,丰富南阳月季文化内涵。
大力发展集月季新品种展示和游、购、娱、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业,营造“满城绿色半城水、遍地月季竞芳菲”的城市生态美景,打造融月季产业、月季文化、月季地标等地域元素于一体的产业型、景点型、文化型世界月季名城。
彰显地方特色
我市研究出台《南阳市关于扶持“月季倍增计划”的二十条措施》,从标准化生产、科技研发、市场营销、产业融合发展、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借助月季种植基地产量高、品种多、质量优的优势,积极引进培育月季深加工企业,实现种植、原料供应、产成品一条龙工业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拓宽价值链,完善月季产业功能板块。积极引进电商企业入驻月季产业示范园,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把“月季发展+电商+实体+大数据”融为一体,实现线上线下立体销售,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月季花卉综合效益,打造全国月季产业发展示范样板。
充分挖掘南阳独山、黄山、丰山、张衡故里等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月季元素,打造文化游线,开发文化产品,促进月季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形成国内独有的融传统文化和月季文化为一体的月季花海旅游景观。
实施智能化种植,运用先进技术,在种植模式、培肥土壤、植株管理、病虫害预防、水肥一体化推广应用等方面实现智能化管理,达到栽植品种优良、密度合理、造型优美、水肥管理科学、病虫害防治及时的栽培技术要求,引领全国月季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依托互联网,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平台,发挥全链资源优势,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月季地标产业。
来源:南都晨报